网 名: 蔚蓝色的海
来 自: 最美青岛论坛
从影时间: 47年
葛临海 1950年出生
青岛市四方区机关干部
信仰:共产主义
座右铭:不懈努力加客观现实
性格:坚定、沉着、开朗、思想活跃
主要爱好:摄影摄像
主要成绩:全国百城风情电视大赛“金牛奖”
山东省和青岛市电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自称:无名小卒
《一个青青的岛》
摄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刻画了人物的灵魂,是因为它讴歌了生命的伟大,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
我的摄影经历
我开始喜欢摄影是1965年,我家有一台父亲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苏联卓尔基II型的胶片相机,它伴随我开始了最初的摄影时代,那年我15岁。我的拍摄内容主要是人物和风光,拍照、冲洗都是自己完成。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拍摄事件也成了我的主要拍摄内容。那段时间,我拍摄了当时济南文革中大量的事件,大约有1000多张,直到68年我应征入伍。最可惜的是,因为害怕牵扯政治问题,我那时候拍的照片在我入伍后被我母亲全部烧掉了,太可惜了,但没有办法,谁也不愿意因为那些照片让自己的孩子惹上政治麻烦。
1983年,军队搞军事训练大比武,我们司令接下了一部迫击炮射击训练的电视片的拍摄任务,对这个当时谁都没有接触过的活儿,只有我这个教导队的队长硬着头皮接过来了。没有钱,请不起电视台的人帮助拍摄,就只有自己上了。找一个电视脚本照着葫芦画瓢,没有摄象机,自己到省军区找关系借,没有导演,自己上(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没有拍过电视,咱们会摄影呀,把摄影的技巧都用上就有了,炮手动作不到位,那就多来几遍,直到到位为止,后期的音乐、剪辑等全凭着感觉来。就这样,我的第一部电视片出台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它居然拿了全军区的一等奖!
1985年,我转业到了青岛市四方区宣传部工作,又开始了我喜欢的摄影。这时候,我已经有了5台相机,虽然都不是什么名贵的相机,但也足够满足我的摄影嗜好了。那年,我们的妇联主任找到宣传部,想自己拍一部电视专题片找到了宣传部,我很顺利的帮助他们完成了任务,巧的是这位妇联主任不久调到我们宣传部来当部长,我们一拍即合,买了当时青岛区县的第一台摄影机,在后来的几年中,我的摄影与摄像的巧妙结合、互为补充,使我在这两个领域都受益非浅,我的影视、摄影作品连续20多次获得了省、市和全国的奖励。
2005年,因为年龄的原因,55岁的我离岗待退了,照相机再次成为我的最爱,我也开始玩“数码、单反”了。那些别人觉得很难学的前后期我倒没有觉得很难,在这个很多内容(特别是后期)都是全新的领域里,我从研究和模仿高手的作品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啃骨头,把别人的经验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挥,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我是一个小老百姓,一个无名小卒,对我来说,快乐是第一位的。我喜欢和大家交流,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也喜欢与大家交流我的看法,还不时的通过给别人改几张片子来表现那些说不清楚的东西。我的特点是不保守(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什么值得去保守的东西),只要我知道,而且是你需要的,我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你,当然我也希望你能这样对待我。我的朋友很多,特别是摄影的朋友,虽然很多连面都没有见过,但大家交谈起来还是很放松、快乐的。在我看来,分享成功是快乐的,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我拍片子的最大特点是速度快,这也许是我多年抓拍纪实所养成的习惯。再就是我喜欢带着思想去摄影,比如09年和济南的一些老同志一块去洛口批发市场拍片子,我就事先想好了把拍摄的主体设定在了来济南打工的外来人员,最后拍出了一组非常轰动的《打工日记》。
对于摄影器材,我的要求不高,我目前使用的是SONY A580,并不是最好的机器,但我能够把它的性能发挥到极至,这是至关重要的。比方说电影屏幕、黑暗环境中动态的水母,我都能想出办法成功拍摄。在所有不同内容的拍摄中,我的拍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我觉得,拍摄需要有好的器材,但更需要有一个好的思路,不起眼的东西同样可以拍出好的作品。对摄影的理解,我觉得,拍摄是需要有个性的,而个性的张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张扬被摄物的个性,二是张扬摄影者的个性。特别是从摄影者的角度出发,自己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要通过摄影手法、技巧来表现自己的摄影创意,来体现自己的摄影风格乃至通过摄影语言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确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作品就是摄影者无声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