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寺院巡礼》

2014-07-22 17:35 来源:爱青岛

  西湖寺院巡礼(一)东南佛国

  两千年前,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并融入到中华名族的文化底蕴中。素有“东方佛国”之称的杭州,在古代时以寺院林立,香火旺盛而著称。灵隐寺,净祠,雷峰塔都是杭州一千六百多年佛教文化向海外流传的主要场所。佛教追求的和谐生命,天人合一的境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和谐之美和人性之美,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杭州历史上赢得的“东南佛国”美誉,是杭州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是杭州的一大著名品牌,至今仍具有巨大的魅力。在儒释道交融共同构成的杭州传统文化中,杭州丰富深厚的佛教文化是与美丽的西湖景观文化结合得最紧密、表现得最突出的一个部分。杭州历史上几大标志性建筑,如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无不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数次西湖十景的评选,每次都少不了几个佛教景点;目前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内容,至少有一半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杭州现在的城标,也离不了佛教文化这一基本元素。

  弟子在杭州修行半年,遍访西湖寺院,深刻体会“东南佛国”之意义,净化了心灵,洗脱了凡尘,对生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六道轮回及因果相报。弟子不敢独享修行果业,努力将所见所闻向众位同修展示,以期共同精进。

  杭州的佛教文化,不仅体现在佛塔、佛寺等佛教建筑文化上;更体现在历代所涌现出来的具有佛学素养的大量人才(佛教高僧与著名居士等历史文化名人),和他们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佛教思想文化,如众多深邃精湛的佛学著述,渗透着佛理禅并广泛传颂的诗文佳作,以及他们对儒释道三教文化交融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还体现于诸如放生、香市、目连戏等佛教文化对杭州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广泛渗透方面。杭州被誉为“东南佛国”,正是基于杭州丰富深厚而又极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底蕴。

  杭州之所以成为众所公认的“东南佛国”,是佛教文化在杭州不断积淀的过程。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有“钱唐赤乌,慧风始扇”的说法。也就是说佛教文化传入杭州是始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那时西域来华的高僧安世高、支谦、康僧会等在江南译经注经、弘传佛法,他们的活动对于时属东吴、且是孙氏故乡的杭州一带,自然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此乃佛教初传杭州之始。

  西湖寺院巡礼(二)灵隐寺

  两千年前,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并融入到中华名族的文化底蕴中。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的杭州,在古代时以寺院林立,香火旺盛而著称。灵隐寺,净祠,雷峰塔都是杭州一千六百多年佛教文化向海外流传的主要场所。佛教追求的和谐生命,天人合一的境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和谐之美和人性之美,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杭州历史上赢得的“东南佛国”美誉,是杭州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是杭州的一大著名品牌,至今仍具有巨大的魅力。在儒释道交融共同构成的杭州传统文化中,杭州丰富深厚的佛教文化是与美丽的西湖景观文化结合得最紧密、表现得最突出的一个部分。杭州历史上几大标志性建筑,如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无不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数次西湖十景的评选,每次都少不了几个佛教景点;目前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内容,至少有一半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杭州现在的城标,也离不了佛教文化这一基本元素。
弟子在杭州修行半年,遍访西湖寺院,深刻体会“东南佛国”之意义,净化了心灵,洗脱了凡尘,对生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六道轮回及因果相报。弟子不敢独享修行果业,努力将所见所闻向众位同修展示,以期共同精进。

  弟子半年间先后5次造访灵隐寺,不同的季节,都有更加深刻的不同感受,现一一道来。 2013.11.30,弟子从老和山,沿着西湖群山行走10余公里,从北高峰一路下山来到灵隐寺。初次到宝刹,眼花缭乱,随便拍了几张。赶上深秋,秋色渐入佳境。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又传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从此,灵鹰寺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寺,见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尉迟恭果然一举平息叛乱。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元帅立即禀奏皇上。大唐天子李世民准奏,还钦命灵鹰寺改为灵隐寺。
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宋宁宗嘉定年间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南巡时,赐灵隐为“云林禅寺”。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三大殿。
灵隐寺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住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正面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药师殿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 罗汉线刻石像。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在五百罗汉堂内新建有“灵隐铜殿”,其高达12.62米,为中华第一高铜殿,获世界基尼斯最高铜殿纪录。 “灵隐铜殿”由杭州市佛教协会委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主持设计制作,八易其稿,历时400余天,计万余工而制成。“灵隐铜殿”为单层重檐歇山顶的传统古建筑结构,飞檐雕瓦,翼角飞举,翼展达7.77米,底面5米见方。歇山顶上龙吻对峙,火球腾金,窗花、斗拱、雀替、龙柱、额、枋都精雕细刻,诸形工美,铜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风貌,或天苍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刹巍峨,大江环流,展示巧夺天工的锻刻雕技艺。殿基有铜砖铺地,须弥座铸有佛山经典图画。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灿尊贵,光芒闪烁。

   “东南佛国”杭州,在古代时以寺院林立,香火旺盛而著称。灵隐寺,净祠,雷峰塔都是杭州一千六百多年佛教文化向海外流传的主要场所。佛教追求的和谐生命,天人合一的境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和谐之美和人性之美,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弟子在杭州修行半年,遍访西湖寺院,深刻体会“东南佛国”之意义,净化了心灵,洗脱了凡尘,对生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六道轮回及因果相报。弟子不敢独享修行果业,努力将所见所闻向众位同修展示,以期共同精进。

   弟子半年间先后5次造访灵隐寺,不同的季节,都有更加深刻的不同感受,现一一道来。 2013.12.03,弟子陪同事再次来到灵隐寺,膜拜诸佛,渐入佳境,流连忘返。

  5次造访灵隐寺,不同的季节,都有更加深刻的不同感受。

  

  弟子在杭州修行半年,遍访西湖寺院,深刻体会“东南佛国”之意义,净化了心灵,洗脱了凡尘,对生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六道轮回及因果相报。弟子不敢独享修行果业,努力将所见所闻向众位同修展示,以期共同精进。

  弟子半年间先后5次造访灵隐寺,不同的季节,都有更加深刻的不同感受,现一一道来。 2014.02.08,弟子陪同朋友再次来到灵隐寺,对诸佛恭敬有加不能自持。

  西湖寺院巡礼(三)香积寺

  香积寺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国内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2014.02.14是农历的元宵节,弟子参拜杭州香积寺,问询监斋菩萨,心生欢喜。

由于去运河广场和信义坊看灯会的游客很多,弟子在武林门码头等了40分钟才得以乘坐水上巴士,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大约20分钟,到达香积古埠下船,沿着大运河东岸,漫步风情旖旎的大兜路历史街区,耳边飘过卖鱼桥的叫卖,眼前晃过富义仓曾经的辉煌,开始了香积寺精彩之旅。

  杭州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年间(978年),原名兴福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宋真宗赐名香积寺。元朝末年,香积寺被一场大火毁了,后来又重建多次,但最终还是被灾害毁掉。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香积寺内建了两座宝塔。1963年双塔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东塔被毁,仅存西塔。它曾是大运河湖墅地区著名的寺庙。当年大运河上船只往来繁忙,是杭嘉湖一带佛教信徒从运河到灵隐、天竺朝山进香的必经地,在运河及杭州佛教界拥有很高地位。

  香积寺宝塔位于拱墅区香积寺巷内,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塔第三层东面塔檐下题有“慈云”二字,其上款为“大清康熙癸已季春吉旦,弘法沙门实澄新建”。原有东西两塔,现仅存西塔,石质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体逐层收分,除二层以上的栏杆用青石外,余皆为湖石构筑,塔基须弥式,其上每层依次由平座、塔身、塔檐相叠而成,以塔刹收尾,刹顶用宝葫芦、佛像或经文。檐下平身科为五踩双翘,角科为七踩三翘。塔身每面中央雕门,两侧为浮雕。

  香积寺复建工程,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并根据原香积寺石塔,复建东塔。香积寺将是杭州运河新夜景主角,白塔要点亮,寺前广场中间地面上的画能发光,彩色图案还会慢慢转变。大圣紧那罗王殿、钟鼓楼采用铜来建造,更显金碧辉煌。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殿占地面积435.78平方米,高14.69米,为二层重檐、抱厦式、歇山屋面仿古建筑。钟楼和鼓楼为三层建筑,占地面积均为134.56平方米,高15.43米。在其他一些大殿屋顶上,采用铜瓦,屋脊、栏杆等部位也做包铜处理,独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在铜建筑方面有着资深经验的杭州“朱府铜艺”朱军岷领衔完成杭州香积寺铜庙建设。在建造设计中采用创新材料,建筑风格体现了杭州传统寺庙建筑的符号和元素,以铜的沉稳展现寺庙的庄严,以铜的光辉衬托佛殿的瑰丽,以再现“杭州运河第一香,湖墅市市井风情地”的繁荣胜景。

  西湖寺院巡礼(四)香积寺之海岛观音

  香积寺是供奉天龙八部之紧那罗,即监斋菩萨;按照常理,大雄宝殿佛陀背后应该是监斋菩萨;但是香积寺供奉的是海岛观音,是一尊精美绝伦的观音菩萨,弟子此生问询过的最震撼的观音菩萨。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苏城外的客船。远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却吹不尽弯月沉没的忧伤。
  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忘忧河上撑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摆渡。拾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际,划过苍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归佛温柔的水心,倾听来自神明悲悯的声音。
  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寒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华。在漫天飞舞的季节,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你若是山野柔柔的清风,我必是因你而复苏的小草。
  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酝酿的雨珠。
  你若是田间清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畅游的鱼儿。
  极至你是万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将你紧紧拥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随!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牵挂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牵挂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西湖寺院巡礼(五)慧因高丽寺

  2014.01.21,弟子骑行西湖杨公堤花港观鱼,穿梭到三台山路观赏“三台梦迹”,沿着法相巷来到唐樟下,观赏千年古樟树;再前行,到达慧因高丽寺。慧因高丽寺位于杭州玉岑山、筲箕湾西北面,五老峰东南面,与俞曲园墓、陈夔龙墓、于谦祠等古迹相邻。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始建于927年,原名慧因寺。1085年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远涉重洋入住慧因寺求法,并捐经、捐资,使之名声大振,故俗称高丽寺。宋元一度香火旺盛,后屡建屡毁,至清末建筑无存。2007年参照“古高丽寺图”重建。慧因高丽寺很多看点都是独一无二,如轮藏殿、四大天王独特造型、佛像、壁画……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轮藏殿内的“转轮藏”。

  慧因高丽寺最早建于927年(后唐天成二年),由吴越王钱镠建造。慧因高丽寺的出名,和高丽国王文宗王徽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出家封号为“佑世僧统”的义天有密切关系。1085年(北宋元丰八年),义天远涉重洋到杭州来求佛法,并随师傅净源入住慧因寺。后义天归国,将《华严经》三部170卷送与慧因寺,并捐资建造华严经藏经阁及菩萨像等,使慧因寺名声大振,被誉为“华严第一道场”,俗称高丽寺。南宋及元代,慧因高丽寺作为御前功德院累受封赐,香火兴旺。

  复建的慧因高丽寺具有超越一般寺院的特殊意义与价值。一方面,由于北宋时期净源法师的大力弘扬与海东法子义天的捐资献经,使得它成为华严宗的中兴重地和教藏中心,对中国佛教史和对朝鲜半岛佛教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长久的友好历史的见证。因此,慧因高丽寺本身虽非文物建筑,但却蕴藏着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承担着以当代精神继续发扬佛教文化,持续见证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的使命,是一处具有宗教文化展示性质的旅游景点。

  西湖寺院巡礼(六)慧因高丽寺之水仙花展

  

  

  西湖寺院巡礼(七)雪中的慧因高丽寺

  2014.02.09,天降瑞雪,雪中高丽寺别有一番滋味。

  

  西湖寺院巡礼(八)复兴寺

  2014.02.23,乘坐地铁去湘湖,在第一世界大酒店对面的复兴寺流连忘返。复兴寺也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有圆通宝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圆通宝殿的后面才是大雄宝殿。

  2014.02.23,乘坐地铁去湘湖,在第一世界大酒店对面的复兴寺流连忘返。复兴寺也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有圆通宝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圆通宝殿的后面才是大雄宝殿。

  

  2014.02.23,乘坐地铁去湘湖,在第一世界大酒店对面的复兴寺流连忘返。复兴寺也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有圆通宝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圆通宝殿的后面才是大雄宝殿。

  西湖寺院巡礼(九)灵顺寺-天下第一财神庙

  2013.11.30,闲游西湖群山,从古荡登老和山,阅罢“老和云起”,沿着游步道,经过秦亭山、将军山、美女山和灵峰山,翻过桃园岭,到达北高峰,视野豁然开朗,一面是烟波浩渺的西子湖,一面是香火缭绕的灵隐寺,周围是环抱的西湖群山。
  灵顺寺位于杭州北高峰山巅,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是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寺庙创建于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年间),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灵之一,北宋年间,因寺庙内供奉北宋初年因寺内供奉了“五显财神”始称“财神庙”。明代因设殿别名“华光”故又称“华光庙”。
北高峰的最高处是被冠以“天下第一财神庙”的灵顺寺,以及原灵顺寺的部分现用作于浙江电视集团的电视发射台。灵顺寺俗称华光庙,庙分前后二进,主要供游人参拜祈福,特别是年前后来这里的人大多烧香以祈自己可以来年生意兴隆为主,因此这里现被称为财神庙。庙内仍有僧人,庙内仍存有御道踏石、连升三级等石刻文物。由于寺存山顶,虽有索道可达,但多数祈福之人仍走韬光古道,以示虔诚。
  因灵顺寺地处杭州最高峰,古刹壮观,历史悠久,故历代帝王及文人墨客多登,临观瞻。公元1107至1110年(宋微宗大观年间)赐寺额“灵顺”;康熙帝留“华光庙”墨宝,乾隆帝赐“财神真君”并赋寺一首,唐代诗人方干,宋代文豪苏东坡,明代才子邓林、姚肇等均留诗词与寺庙之中。江南才子徐文长登山游寺谓平生所仅见,故留下“天下第一财神庙”墨宝,至今刻匾存于寺内。建国后,开国领袖毛主席曾三临北高峰,提诗一首,刻碑立于山颠,朱德委员长于1961年登山赋诗一首。
  灵顺寺,相传为东晋慧理禅师创建的“五灵”(灵鹫、灵隐、灵峰、灵顺、灵山)之一。公元742-756年(唐天宝年间),寺僧子捷在灵顺寺旁建北高峰塔,灵顺寺成为该塔塔院。宋时,为奉祀婺源五显神,增建华光殿,供奉五福神,被宋徽宗赐名“灵顺庙”。唐代诗人方干《夏日登灵隐寺后峰》云: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现存大殿为明末清初所建,规模宏伟,堪称华夏财神庙之最。匾额上书的是“天下第一财神庙”,由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文长所书。庙的右侧有一不规则小石块,风吹雨打,字迹清晰,显然为现代人所书。其上为宋代苏东坡的《言游高峰》之诗。

  

  西湖寺院巡礼(十)法华寺

  2014.02.08风雪中,再次游览杭州美景圣境。早晨乘船到西溪,然后绕道汽车西站。第一站就是古刹法华寺。法华寺群山环绕,由于是春节刚过,寺院内的巨型香烛排满了庭院,气势恢宏。法华寺—北高峰—韬光寺—永福寺—灵隐寺—武林门码头—拱宸桥—登云大桥--青莎公园—香积寺。

  法华瑞应十八里 东南法席展新风
  ——记浙江省杭州市法华寺
  法华寺位于杭州西湖北高峰北侧法华山,始建于东晋初年,自昙翼法师开山以来,距今约有1700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法华寺所在的十八里法华山,一路绵延东岳西溪,是杭州城西北山水承启的人间福地。据《西溪志》载:“有晋法华僧在此结庐修念《法华经》,显现灵异,乃称此山为法华山。”昙翼法师是佛教史上著名高僧,据《庐山高贤传》记载,昙翼曾在此山诵《法华经》十二载,遂感普贤菩萨凌空现法相,当时的郡太守便奏请朝廷敕建法华寺。后来,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专门撰书《法华寺碑》记载这件事情,并流传至今。其他文献中还有晋代法华祖师于此隐山养道,日颂法华,逝后舌上生莲,瑞应十八里的记载。

   法华寺自昙翼法师开山以来,声名卓著,常有远方文人和僧人来拜访探胜。唐代的皎然法师曾留下《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室》诗:“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粱朝老桂枝。”《宿法华寺简彻上人》:“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前闻诵经。”《法华寺下院秋望赠如献上人》诗更具禅味:“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影孤长不出,行道在深云。”此外,还有元代宗泐禅师作的《法华山房为敷上人》,唐太尉李绅作有《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等诗。

   法华寺几经兴衰,南宋时,宋高宗来西溪法华寺进香礼佛,赐法华寺为龙归寺、法华坞为龙归坞,以纪念他从北方归来,凭借杭州城重铸江山的愿望,由此法华寺声名远播,香火旺盛,成为杭州地区著名的三大“香市”之一。江浙一带善男信女都来进香,杭州城中流行着“法华进香,西溪踏青”的说法。当时西溪舟楫相接,上香古道人群摩肩接踵,法华寺在香烟燎绕,暮鼓晨钟中显现一片祥和繁荣景象,为“西湖天下景”增添了一幅热闹的景观。后来寺院在战乱中荒废。到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19年),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住持杭州云栖寺时,重兴法华寺,他的弟子青莲居士郑昭服变卖住宅家产,在法华寺旧址上重建寺宇,三十年成就禅林,号云栖别院。莲池大师命其弟子济舟法师住持,为当时西溪最大寺院。

  明末崇祯时,郡守庞公题额复名“古法华寺”,历经修缮扩建,规模极为壮观,成为当时西溪最大的寺院。当时,寺院周围十八里山上皆是梅树,春天梅花盛开时,成为法华寺著名景观之一。据《西溪志》记载“东南法席之盛,无如云栖,修净立教,万行庄严,四方淄素雷动云集”可见当年法华寺的盛况。

  清末民初,禅宗临济宗四十四世法嗣应乾和尚住持法华寺。他与天童寺住持敬安和尚共同发起组织中华佛教总会,并于1912年4月,在法华寺下院留云寺召开成立大会,当时有百余位高僧出席。佛教总会成立后,会中所需经费,大部分由应乾老和尚捐助支援,并支持创办了华严大学。因此,法华寺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界高级僧才的培育中心。1925年11月25日,应乾老和尚示寂,舍利灵塔建在杭州法华寺。

  20世纪末,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直接关怀和支持下,经中国佛教协会、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对法华寺进行重修,历时数年,修整后的法华寺占地百余亩,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钟楼、鼓楼、禅堂、法华讲堂、应乾老和尚舍利塔等组成,并按赵朴初先生遗愿,在寺前建有赵朴初居士真身灵骨塔,供众瞻仰。另有国际禅修中心、万佛塔、法华书院等正在筹建之中。

  法华寺佛缘深厚,不仅迎请到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并于2009年6月20日,圆满落成供奉佛舍利的宝塔。在建塔及开光过程中,时显瑞相,万德圆融。除了佛舍利外,法华寺还供奉有法华祖师舍利、妙善大和尚舍利、王骧陆上师舍利,重大佛教节日时供奉瞻仰,为法华一宝。此外,法华寺内还供奉着清代翡翠观音宝像,宝像通高达2.19米,庄严慈悲,堪称丛林至宝,国内唯一。

   为把法华寺建设成正法久住的庄严道场和禅修中心,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对法华寺的保护和发展多次作出批示,当代禅宗泰斗一诚长老和净慧长老,以及戒忍法师、学诚法师等高僧大德对寺院弘法、建设和禅修给予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重新修整后的杭州法华寺,佛像庄严,香火日盛,更具备佛教弘法利生、庄严国土的重大作用。

  现代的法华寺坐落在四面环山的法华山深密的树林里,从法华山入法华坞,经流香溪,历三十一兰若,并及十峰十泉,坞口有古法华亭,亭边及寺后千年进香古道,石级横铺,绿荫蔽日,直抵北高峰。寺院整体结构,紧凑而幽深,寺院建筑依山而上,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禅堂、法华讲堂、舍利塔等,特别是在法堂和藏经楼的台边,在这清净的环境里,听到法华泉泉声叮咚清澈,鸟鸣宛转,顿感尘心洗涤,超凡脱俗。

  护国兴教是佛教寺院基本教风,法华寺僧众注重修持,以生活禅作为主要禅修方式,来觉悟人生,开启智慧,奉献人生。在他们的努力下,法华寺将建设成以集禅修、国学、艺术、国术、养生、禅茶、禅乐、素食等为一体的高品质文化交流平台,来弘扬佛法精神,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使佛法应用于生活,净化人心,福泽于社会,福泽于百姓。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华寺将成为杭州城极为重要的综合弘法道场。

  西湖寺院巡礼(十一)理安寺

  理安寺位于九溪十八涧之间分水岭的理安山,走到溪中溪酒家的三叉路口处,往左一边的路是通向九溪十八涧和龙井,往右的一边便是前往贵人峰、杨梅岭、虎跑和理安寺了。

  理安寺古称涌泉禅寺,因寺内有与虎跑泉齐名的“法雨泉”也称法雨寺。五代时,高僧伏虎禅师栖居在此。吴越王为之建寺,而相传南宋时宋理宗来寺进香,得以改名理安寺。明弘治四年,寺因山洪而毁。至万历年间,有仲光字法雨,号佛石山侬的和尚来十八涧,因喜山林幽深不凡,便建舍居于此处,有一日因耕作掘地,挖得一残缺石碑,才知这里是古时“理安寺”,因此而重新建筑成为一座丛林道场。当时杭州文人还有一些居士在此结成“澹社”来此聚会。到明崇祯年间,理安寺开演“磬山之法”。弘传禅宗支派临济宗法脉,而后寺名在西湖佛寺中名声大增。

  到了清代,本因不济的寺院因雍正帝和乾隆帝的到来,达到了全盛时期,寺庙重建,规模宠大,建有山门、御碑亭、弥勒殿、大雄宝殿、禅堂、法堂、藏经楼、方丈、且住庵、松巍阁等建筑。据史载,这里旧时还藏有“佛舍利”和古印度贝叶经等珍贵文物,但寺在清咸丰时又被毁,同治后渐次兴复,并由此逐渐衰败下来,时至抗日时期,寺院渐毁。现在的理安寺是2001年杭州市政府和园林文物局在原址地貌、地基大致还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而改造恢复的寺,清幽自然,有悠悠南山的古意。弟子于2014.01.21拜访理安寺。

【爱青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