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家庭来到万象城,参与了一场身临其境般的印象展哦!
每一声呐喊都能留下历史的回声,是媒体人永远的追求,每一次...
由南澳大利亚旅游局主办的“青岛的澳洲姐妹——阿德莱德印象...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活动 > 2015 > 青岛66中90年校庆 > 师生情怀 正文

我与六十六中的缘与情

2015-09-01 14:24来源:爱青岛

 

  我与六十六中的缘与情

  相佃国

  适逢学校九十华诞,作为一个六十六中人,喜悦之情溢于心底却难于言表,不过,我还是想借几段笨拙的文字叙说我与学校的缘分与情意。

  初到青岛工作的四年里,因参加学科教研活动、会议等缘故,我几乎走遍了市教育局直管高中,唯独不曾进过六十六中校门,可谁料想,2008年7月通过理论考试、面试答辩、考察等选拔后,我被市教育局党委任命为六十六中副校长,与其说这是偶遇巧合,不如说这是我命中注定的与六十六中的缘分。

  接到教育局党委的任命状后,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翻江倒海好几天。那时,我来青岛教学仅有四年,仅担任过一届(三年)教导主任,能够得到党组织肯定和同事们的支持,这对我是何等的激励!我渴望在副校长这个岗位上,能够更为上位地理解教育、更为深入地触摸教育,探索教育与管理的规律,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可我作为青岛高中教育的新人,对六十六中充满了陌生,唯恐做不好工作,辜负了上级党组织的信任和学校同事们的期望。时任青岛二十五中党总支书记的张永汶,约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他既是代表基层党组织对我提出鞭策和要求,又作为一位教育界的长者和前辈对我提出了殷殷期望和鼓励。张书记曾在青岛铁中(青岛六十六中前身)担任校长多年,他向我介绍了六十六中的基本情况,最后对我说:“六十六中的老师很容易接近和相处,你一定会很快适应环境,你就放下包袱,大胆开展工作吧。”

  我是2008年7月10日下午第一次踏进六十六中校园前来报到的,薛风楼校长与我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谈话,他从六十六中的历史沿革到现实状况、从学校组织管理机构到管理工作、从教师队伍到教育教学等,向我进行了系统介绍,带我参观了校园和主要教学场所,让我对学校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进入暑假,便迎来了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北京奥运会青岛火炬传递、学校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培训等活动,我想利用参加这些活动的机会,尽快认识新同事。我向办公室叶政老师讨来了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及全体教职工名单,在活动中主动与老师们搭讪、聊天,共同的教育工作自然会产生更多共同的话题。一个暑假,我认识了大部分同事,跟部分教师熟悉起来,来自同事的丰富信息让我对学校的印象变得立体起来,与老师们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由这种亲切感所产生的归属感在我心头升腾,曾经的陌生与顾虑一下子烟消云散,留在我大脑中的只有这个朴素的校园,这群朴实的教师。我似乎走进了这个朴素的大家庭,不!我已经融入了这个充满温馨的大家庭!

  同事是工作的伙伴,也是生活的挚友。职场人与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家人。初到六十六中的一年里,我将深入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上课之余,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级和课堂中去,我几乎听遍了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每个人的教学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与教研组长、老教师的交流与研讨,我们找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确立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主题。在与大家一起学习课堂教学理论、讨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的执教思路、总结导学案编写的循环往复中,我们提炼总结出了符合校情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低效课堂教学行为排查”活动中,我们找到了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再次确立了“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的研究”新课题,开始了合作探究教学的实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全面开展起来。与大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间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我们一起谈工作、论教育、说生活,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尽管有时会因某项工作与同事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不同的教育教学观点而各持己见,但却从未影响到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反的,就是在这种平凡工作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彼此关心着对方的生活和专业发展,我们的友谊与感情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益深厚,校园里单纯的人际关系和专注的教育生活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我与这群素昧平生的教师迅速走到了一起?长久的工作体验中我找到了答案,是共同的教育理想与追求,是九十年的办学所沉淀出来的“求真务实”的学校文化,它已铭刻在每一位六十六中人的骨子里,成为六十六中人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和工作准则。

  学生是校园里的天使,让学生的青春得以激扬、个性得以展现、梦想得以实现是学校的义务和责任。为此,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在六十六中工作的七年里,我亲眼目睹了校园的巨变,日益美化的校园,到处绿树成荫,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新的综合教学楼投入使用,礼堂、学术报告厅、舞蹈教室、校园电视台、录播教室、综合探究实验室、地理教室等硬件设施的高标准配套,为学校办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条件;新的学生公寓、食堂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市区学生全部寄宿的设想;美术、书法、音乐、青春健美操、编导、播音与主持、摄影、古琴、形体艺术、饮食文化等多门类的课程,文学社、街舞社、篮球社、微电影社、模联社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确立未来的大学专业、规划人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俄国际班的招生,韩国、澳大利亚、德国友好学校的建立,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开辟了通道。在多元化发展、多样化办学的理念支持下,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逐步建立起了自知、自信、自律和自主,实现了“四自”教育的目标。课堂上或书声琅琅、或热烈讨论、或凝神思索、或认真听讲,尊重、包容的民主课堂开始生长;课间里学生的笑声、歌声、嬉戏声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绿色生态校园向我们健步走来。这里分明就是读书的乐园,成长的天堂。

  学生是教师幸福的源泉,是教师一生的财富。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了学生,也就没有了工作的乐趣。每天看学生迎着晨辉走进校园、踏着夕阳走出教室,听他们无休止的唧唧喳喳,解答他们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陪伴孩子就是教师工作的全部,是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个激情、开放、创新、超越、具有青岛精神的市区学生群体,还有一个勤奋好学、追逐梦想、具有天山情怀的新疆内高班学生群体,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他们携手并肩、共同成长,促进了琴岛、天山文化的深度融合,编织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在“严谨求实,文明有序”的校风的熏陶与浸染中,他们学习着“自律自主、求知求进”文化,体验着成长的快乐和烦恼,同学情、师生谊逐步建立起来。毕业季到来的时候,课间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三五成群合影留念、毕业纪念册上留言的温馨场景;毕业典礼过后,学生将老师们团团围住,相互诉说着即将离别的思念与惆怅,其中,也不乏一些感性的女教师与学生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这种场景甚至要延续到青岛火车站、站台和乌鲁木齐火车站广场;每当寒假、五一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时,看到一张张熟悉而更加成熟的脸庞回到校园,教师们会更加感觉到内心的欣慰和工作的价值。教师的工作和情感或许就是这样,当亲眼目睹一个个青春少年从青涩走向成熟,从高考考场走进大学校园,“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结出硕果的时候,所有的辛劳与付出都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留在心底的只有满满的幸福。在六十六中这样的一个拥有多民族学生的校园里,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强,工作的干劲更足,幸福指数自然更高。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日新月异的是六十六中紧随时代的发展,已然未变的是六十六中人对教育的满腔情怀。九十年里,一批又一批六十六中人在教育与接收教育的接力中,传承着学校的文化,书写着学校的历史,创造着学校的辉煌。目前,六十六中又乘上了祖国教育发展的时代快车,迈出了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坚实步伐,续写着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我有幸加入了六十六中这个朴素、温暖的集体,我要在这个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力量,去享受工作的充实,体验教育生活的幸福,收获丰富的教育人生。

文章来源:爱青岛

关于" "的新闻

更多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