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域的阳光洒在我的心上》

2016-12-14 11:22 来源:爱青岛

  人生总要有远行,总要怀揣一些梦想,感悟生命每一个瞬间的美丽,欣赏人生路上沿途的风景,保持心灵的惬意,优雅的老去。

  本期《行走中的风景》我们将跟随拍客葛卫青的镜头开启暖心新疆之旅。

  白哈巴——西北第一村,是目前我国最后一个没有正式通电的村子。

  下午的白哈巴虽然光线暗淡,景色依然迷人。

  金黄的白桦树、土路、随处可见的牛粪,一切都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令人迷恋。

  

  白哈巴村是一个典型的图瓦人原始村落,依山傍水、清一色的小木屋、满山的牛羊、这里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这个村位于阿尔泰山的深山峡谷之中,四周森林密布,与哈萨克斯坦国只是一沟相隔

  

  早晨从禾木出发,车子开出不久,就见远处的天空云蒸霞蔚,日出前的色彩总是最为壮丽。

  喀纳斯号称远离尘世“神的后花园”,禾木村则更被当作“后花园里的自留地”。

  位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区的山间断陷盆地中的禾木乡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村

  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使这个中俄边疆上的小乡村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圣洁的友谊峰阻挡了俄罗斯飘来的歌声,冰冷清澈的禾木河融化了蒙古人的热情。只有世居于此的图瓦人才能享受这份神秘与安宁。

  禾木村是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

  图瓦人颇带许多神秘色彩:传说他们是被成吉思汗西征遗忘的士兵后裔;语言是属于与哈萨克语相近的突厥语系;信仰多是喇嘛教,也保持着较深的萨满教影响,少数人信俄罗斯正教;住的是俄罗斯式小木屋;其民族成分却是蒙古族

  不过随着喀纳斯湖景区被开发,从贾登峪通往禾木的公路已修成,长枪短炮下的美景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名气。

  喀纳斯的美,早在摄影作品里,电视节目中看到,也因此有了新疆行的梦。

  它的美,美在挺拔俊秀的山峰,层次分明的树木,玉石般晶莹的湖水,美丽纯朴的自然风光,还有变幻莫测的天气。

  从没有想到,喀纳斯的天气这样任性,时而蓝天白云,蓝的透亮,白的耀眼。

  阳光炙热地倾泻而下,让你感受它火热的激情,脱的只穿开衫

  没一会儿就发现,乌云不知何时将山顶密密笼罩,没有了日光,风顿时有了寒意。

  吹在刚刚还出汗的身上,寒气侵入肌体,冷得颤抖,忙不迭地穿上外套。

  喀纳斯与禾木最大的不同就是,喀纳斯的水风景很突出,在禾木我看得比较多的是村庄,树林的风光,进入喀纳斯景区后,喀纳斯河就一直伴我们前行。

  我已经不知道用什么颜色来形容喀纳斯的水像冰蓝色,又有点碧绿,远近深浅颜色不一。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