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当代。
地点:胶州某村庄。
人物:
王淑芬——35岁左右。李文贵(前夫)、贾大壮(后夫)的妻子,李子涵之母。
李子涵——男、13岁左右,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淑芬与前夫李文贵之子。
婆婆——近60岁,李文贵之母。
贾大壮——28岁左右,王淑芬后夫。
康书记——45岁左右,村支书。
张春燕——30岁左右,村妇女主任。
王书记——30岁左右,市里派来的村第一书记。
女服务员——22岁左右,“大昌饭店”雇佣工,贾大壮准恋爱对象。
(一)
日出。胶州某村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内。
厨房里。蒸汽升腾,锅里冒着热气。
王淑芬:(拿起脸盆,接上水,对着屋里)“子涵,起床了。”端着脸盆来到婆婆屋里:“妈,来洗洗脸。”
婆婆:“我自己来吧。”
堂屋。饭桌上。李子涵一个人吃饭。
婆婆屋里。王淑芬端过饭来,给婆婆围上饭巾、让婆婆吃饭。
婆婆:“我自己吃好了,你去喂文贵吧。”
王淑芬:“嗯。”(内:李文贵咳血的声音)
堂屋里,王淑芬简单吃了几口饭。匆匆推出自行车出了街门、停住。
王淑芬:“子涵,快点,妈妈该上班了。”
李子涵:(屋内)“来了来了。”(拿书包跑出)
村内大街上,王淑芬骑着车子载着李子涵向村小学驶去。
(镜头拉出航拍大景推至“小草”特写画面出片名青青小草)
(二)
日。内。
镇制帽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台台缝纫机高速运转。
机器旁一个手机(特写)震动响起,王淑芬正专心地操作着缝纫机。
车间门口进来一穿西装的男子,拍了下淑芬,大声喊道:“淑芬,出来接个电话。”
厂部办公室。淑芬拿起桌上的电话:(脸色突变)“什么?啊——”电话掉落到桌上。
(三)
夜。内。
王淑芬家。
王淑芬闭着眼睛躺在床上(脸部特写,境头拉出)。画外传出脚步声,一个人的脚部来到床前(特写,镜头拉出李文贵的背影):李文贵来到床前坐下,(王淑芬脸部特写)、(文贵话外音):“淑芬,你受累了……”。
王淑芬:(梦中醒来,猛地坐起)“文贵、文贵!” (特写:泪水浸湿了枕巾。)
镜头随着王淑芬的视线平移,移到墙上的李文贵遗像上。
王淑芬:(轻轻起身来到遗像前,看着遗像小声地)“文贵,你放心吧,我再累也要把咱妈伺候到老,把子涵拉扯成人。”
旁边小床上,李子涵熟睡着。
(四)
日。内。
工厂车间内。下班铃响起,大家陆续离开,王淑芬还在忙碌。
同事:(脱着工作服)“王姐,你还要再干会儿?”
王淑芬:(站起身,捶捶腰部)“嗯。我再干会儿,你先走吧。”
同事:“那我先走啦,拜拜,下周见。”
王淑芬:“拜拜。”又坐下低头操作缝纫机。
(五)
日。内。
李子涵伏在桌上做作业。画外传来“咚、咚”的声音。
婆婆屋里。李子涵跑进一看,奶奶半躺在床上,正把头用力地往墙上撞,头上脸上流着鲜血。
李子涵:(急切地摇晃着奶奶的臂膀、哭腔)“奶奶——!奶奶,你这是干什么呀?”
婆婆摸索着拉起李子涵的手,头继续往墙上撞去。
李子涵:(大哭)“奶奶,奶奶,不要啊!”
(六)
夜。内。
婆婆屋里。灯光柔和。婆婆头缠绷带输着液,睡着了。
王淑芬面带疲惫坐在床边,暗暗抹泪。
婆婆:(睁开眼,爱怜地看了看王淑芬)“淑芬,又叫你吃累了。”眼泪顺着眼角流出。
王淑芬:“妈,我不累。你没事就好。”
婆婆:“淑芬啊,你就让我跟着文贵去了吧,他狠心扔下我走了,你还养着我这个累赘做什么啊,快让我死了算了。”
王淑芬:(拍拍婆婆的手)“妈,您可不能这样想啊,文贵走了,还有我和子涵。你要好好活着,就是为了子涵,也要挺住。子涵可是咱李家的根啊。”婆婆:“唉。咱娘们的命苦啊……”抹眼。
王淑芬:“妈,你别说了。”说完,趴到婆婆身上与婆婆相拥而泣。(李子涵在一旁哭泣。)
(七)
日。外。
街道上。
王淑芬骑着车子载着李子涵向学校驶去。贾大壮扶着摩托车(车后载着菜篮)站在路口。显然是在等王淑芬。
贾大壮:(远远地,热情地)“上班去啊,嫂子?”
王淑芬:(点了点头,停下车子)“嗯。”欲上车离开。
贾大壮:(从菜篮里拿出一些水果,直接塞到坐在车子上的李子涵手里)“来,子涵,路上吃。”
李子涵:“谢谢叔叔。”
王淑芬看了眼贾大壮,象意识到了什么,欲言又止,然后骑上车离去。
贾大壮看着王淑芬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八)
日。外。
中午。厂区里响起下班的铃声。厂门口。王淑芬骑车离开。
王淑芬家。大门被推开。
王淑芬:(拎着几个馒头进入,对着门口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婆婆)“妈,我回来了。”随即,放下车子。婆婆“嗯”了一声。
王淑芬:(进屋,发现桌子上两盘水饺,一愣,出来):“妈,水饺哪来的?”
婆婆:(面带微笑,似有深意地看了眼王淑芬)“哦,是大壮送来的。”
王淑芬:(稍加思索)“我给他送钱去。”
(九)
日。内。
大昌饭店。
王淑芬:(推门进来,女服务员拿抹布在抹桌面,环视一周)“大壮呢?”
服务员:(冷冷地转头对着厨房)“贾大壮!”
贾大壮:(擦着手走出来,似有惊喜地)“嫂子!”
王淑芬:(从衣兜里拿出钱递向贾大壮)“大壮,这是饺子钱。”
贾大壮:(推开王淑芬的手)“嫂子,这钱我不能要。”
王淑芬:“那不行,该咋地咋地。”把钱往桌上一放,转身离开。
王淑芬匆匆远去的背影。
服务员:(看了看贾大壮,又看了看门外王淑芬的背影)“该不是看好了那小寡妇了吧?”
贾大壮:(似有怒容)“你好不好别说得那么难听?”
服务员:“难听?无缘无故给人去送饭,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贾大壮:“那家人好,祖上就对我家有恩。当年防汛,李文贵爷爷曾经救过我爷爷的命。”
服务员:“可这寡妇有什么好的?都三四十岁了,有个孩子还不说,还一个不亲不故的瘫老婆子。”
贾大壮:“任你怎么说,我也不能看着她们不管。”
服务员:(把抹布一甩)“那你就去管她们吧,我走!”开门离去。
贾大壮:“你!”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
(十)
夜晚。内。
王淑芬家门外。月光皎洁。
贾大壮:(轻轻地敲着门)“嫂子,开门啊,嫂子!”四处看看,面露焦急。
屋里。王淑芬给婆婆按摩着腿部。
婆婆:“淑芬啊,这都敲了半天了,不行你就给他开开吧。”
王淑芬:“妈,这大晚上的咱娘俩不方便。”
婆婆:“你啊,就别瞒我了,我早就觉出来了,大壮啊,对你有意思。”
王淑芬:(略显慌张) “啊,妈,你想想可能吗?”
婆婆:“淑芬,你还年轻,妈知道守寡的滋味啊。要是他真有意,我觉着中。他要是不嫌弃你,就带着子涵过去,和他一块儿过算了。也不用挂挂着我,村里会送我进敬老院的。”
王淑芬:“妈,你说什么呢!照顾好你和子涵是文贵的心愿,我也对文贵承诺过。就算真要跟他,也必须带着你和子涵,这是我的条件。”
婆婆:(抬起手摆摆)“淑芬,难为你了……”叹了一口气,把视线转向窗外,眼里含着泪花。
(十一)
深夜。内。
房间里。李子涵已睡沉。床头柜上的手机响起铃声。
王淑芬正躺在床上想心事,拿起手机看了看,哼了一声,把手机扔在床上,不再理会。随即坐起来,表情呆滞。
手机又响了起来,王淑芬看了眼,还是没有理会。接下来,手机信息提示音连续响起。王淑芬看着床上的手机,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犹豫片刻后,还是拿起手机。(手机短信特写):“淑芬,我喜欢你,我知道你的顾虑,你放心,我会和你一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
王淑芬坐在床上,陷入沉思……
(十二)
日。外。
大昌饭店。门前。拱门高悬。正面门上方挂有红彩绸,门玻璃上贴着“囍”字。门口。站满了人。贾大壮、王淑芬各佩戴新郎、新娘胸花站立中间,旁边是坐轮椅的婆婆和李子涵。两边有村支书康书记、张春燕以及看热闹的村民。
康书记:(清清嗓子)“乡亲们,今天是贾大壮同志、王淑芬同志新婚的大喜日子。首先让我代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全村的父老乡亲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众人鼓掌)贾大壮同志是个好青年,有志向,有远见,自主创业获得了成功,还主动照顾困难户。王淑芬同志是个贤妻良母,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特别是对婆婆不离不弃、照顾得无微不至,得到了大伙的一致好评。在此,我祝愿他们新婚幸福、相亲相爱、美满和谐、白头到老!”(众人鼓掌)“另外,我也倡导以后村民办喜事都要移风易俗,都要象他们这样从简。”(带头鼓掌,众人鼓掌,鞭炮齐鸣)
远处。一个胡同口,女服务员躲在墙角偷看,表情复杂(悔恨、遗憾、羡慕、嫉妒交加)……
(十三)
晚。内。
饭馆卧室。灯光下,王淑芬与贾大壮坐在沙发上交谈。茶几上摆着酒楼设计图纸。
贾大壮:“建这个酒楼,我让他们给搞了个预算,光盖楼的投资就要40多万,加上装修、购买桌椅、餐具等得60多万。”
王淑芬:“到哪里筹备这么多钱呢?”
贾大壮:“这几年攒下了10几万,外边还该着咱七八万,可以收收。再不够的我想向亲戚朋友借借,尽量少贷款。”
王淑芬:“能借那么多吗?”
贾大壮:“再不行,进货的货款再欠欠。”
王淑芬:“那你操持吧,我相信你的能力。”
贾大壮:“有你的支持,我就有劲了。”
王淑芬:“我支持你。从明天起,我照应老饭店,你操持新酒楼。咱就两不耽误吧。”
(十四)
日。外。
建筑工地。酒楼主体基本建成。建筑工人在忙碌。贾大壮带着安全帽来回巡视。
内。饭店院内里。坐在轮椅上的婆婆在摘菜。
王淑芬:(从屋里走出来)“妈,我来就行了,你歇歇吧。”
婆婆:“没事,我现在精神头儿足着呢。”
王淑芬:“再足也得考虑年龄啊。”
婆婆:“淑芬,结婚这么长时间了,该想想给贾家留个后了吧?”
王淑芬:(似有娇羞地)“妈……”
一建筑工人:(急匆匆跑进来、大口喘粗气)“老板娘,不好了。贾老板摔着了……”
外。
王淑芬跑向工地。救护车鸣叫着开走了。
王淑芬:(高喊)“大壮——”
康书记:(急走过来)“淑芬,快上我的车。快!”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
医院急诊室门外走廊。王淑芬、康书记等人焦急地来回走动。
急诊室门开了。
大夫:(满脸呆滞地走出来)“谁是病人家属?”
王淑芬:(慌忙上前)“大夫,我是。他怎么样了?”
大夫:“我们尽力了,但很不幸,没救过来。”
王淑芬瘫倒在地。康书记等急扶。
(十五)
雨夜。内。
王淑芬屋里。
王淑芬抑郁地躺在床上。窗外,雷电交加。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噼啪作响。闪电划过,惊悚恐怖。
王淑芬目光呆滞地盯着天花板,似睡非睡,似梦非梦……
(转换镜头):李文贵的背影画面、婆婆撞墙画面、贾大壮从楼上摔下画面、李子涵说“妈,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帮你”的画面、村妇指指点点画面、账本特写(借款明细页面、还款明细页面)、王淑芬还钱画面、债权人上门追债画面……李子涵做作业画面……李文贵遗像、贾大壮遗像……账本再特写……
王淑芬一阵咳嗽后吐出一口痰,拿纸巾一擦,纸巾上留有血迹……
(十六)
日。内。
医院病房。王淑芬躺在病床上,脸色煞白(身心疲惫,精神崩溃状)。李子涵趴在王淑芬身上痛哭。
王淑芬:(艰难地拍拍李子涵的头,有气无力地)“子涵,你的命好苦哇!”(搂着李子涵的头抽泣起来。良久——)
李子涵:(抬起头,替王淑芬擦擦眼泪)“妈妈,你没事吧?”
王淑芬:(替李子涵擦泪,紧紧地盯着李子涵)“子涵,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要听妈妈的话哦!”
李子涵:(自己擦着泪)“嗯。我听妈妈的话。”
王淑芬:(捧着李子涵的头,盯着他的脸悲伤地)“你亲奶奶不?”
李子涵:“亲。奶奶疼我。”
王淑芬:“你亲哪个爸爸?”
李子涵:“两个都亲。”
王淑芬:“嗯。好孩子。”(满意地点点头)
李子涵:(象意识到什么)“妈妈,你今天怎么啦?”
王淑芬:“子涵,你大了,妈妈不能不告诉你,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啊。”
李子涵:(用手捂住王淑芬的嘴)“不,妈妈,你不要说了,不要啊!”
王淑芬:“子涵,你听着,妈妈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
李子涵:“不,妈妈,你会好起来的,会的!”
王淑芬:“听话。如果妈妈走了,你要做好两件事。”
李子涵:“妈妈你说吧。”
王淑芬:“一件事:我走了,村里会把你奶奶送到敬老院去。你要经常去看看奶奶。别忘了你是奶奶的命根子。是李家的根儿!”
李子涵:“嗯。”
镜头转换:
王淑芬家。婆婆屋里。
婆婆坐在床上,拼命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放声大哭:“苦命的孩子哇!”
镜头转回:
王淑芬:“第二件事:因为你亲爸治病、你奶奶吃药,咱家拉了不少饥荒,都是你后爸爸给还的。后来因建酒楼,咱又欠下了很多。虽然酒楼做了处理,还了贷款,但还有30多万的个人欠账没还。账本放在写字台中间抽屉里(账本特写),欠谁多少记得清清楚楚的。你要好好上学。将来能挣钱了,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先替你爸爸把账还清。尽管他不是你的亲爸,但他很亲你,没把你当外人。”
李子涵:“知道了。”
王淑芬:“要一个一个地还,一个都不能漏。记住了吗?”
李子涵:(点点头)“妈妈,我记住了!”(大哭)
王淑芬:(又搂过李子涵的头)“我的好孩子,可不是妈妈狠心啊!”
李子涵:“妈妈——”二人抱头痛哭。
(敲门声响起。)李子涵擦擦眼退到一边。
康书记、张春燕(手捧一束鲜花)进来。
张春燕:“淑芬,书记看你来了。”
王淑芬:“谢谢。”(欲起身)
康书记:(急忙阻止)“别起来,躺着吧。”
张春燕将鲜花放在王淑芬身边,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大红包递给康书记。
康书记:(接过红包递给王淑芬)“这是经过村两委发动、村民们自愿捐助你的善款。虽然不多,但代表了大家的心意,你先拿着解解燃眉之急。”
王淑芬:“谢谢,让书记和乡亲们费心了。”
康书记:“你也不用客气,邻里互帮互助是咱们村的老传统。以后村里还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王淑芬:“太感谢了。”
(十七)
日。内。
王淑芬家。婆婆屋内。王淑芬正给婆婆按摩背部。
康书记:(敲门。门开了一条缝)“淑芬,你出来一下。”
堂屋。王书记站在那里环视室内。
康书记:“这是市里派来咱村的第一书记王书记。这就是王淑芬同志。”
王书记与王淑芬握手、问好。
王淑芬:(指指沙发)“领导请坐。”说着,拿出茶桶、泡茶、倒水。二位书记坐定。
康书记:“淑芬,王书记刚来就了解了你的情况。想找你谈谈。”
王淑芬坐下,恭恭敬敬地看着王书记。
王书记:“王淑芬同志,首先恭喜你康复出院。我们这次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而来的。其中主要任务就是帮村民办一些实事,包括精准扶贫等。你的情况村里介绍了,我们首先对你表示同情。”(端起杯喝了一口水)“当然,你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尽快脱贫。”
康书记:“王书记已经给你联系好了合作企业。”
王书记:“听说你在制帽厂上过班,有操作缝纫机的基础。我以前也在制帽企业干过,所以想让你牵头在家门口搞一个车间,作为制帽公司的厂外厂进行加工。设备由企业提供,我负责帮你落实订单,你只管组织加工、保质保量、按时交货就行。这样,你自己有了收入,还可以安置一部分闲散妇女就业。你看好不好?”
王淑芬:“好是好。可村里哪有这样的地方呢?”
王书记:“这你不用愁,村里会大力支持你。康书记已有了考虑。”
康书记:“淑芬,现在不是合班并校嘛,咱村小学马上要撤并。我已和教育部门沟通了。学校倒出来的教室就先免费给你用。村里还要帮你改改水电、搞搞简单装修。你就大胆地干吧!”
王淑芬:(惊喜地)“那太好了,我谢谢各级领导。”(欲跪地叩头)
王书记:(连忙扶起)“淑芬同志,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十八)
夜。内。
婆婆屋里。夜暗中,婆婆躺在炕上,睁着眼想心事。
王淑芬:(手持手电筒推门进来)“妈,睡着了吗?”
婆婆连忙闭上眼装睡,未吭声。
王淑芬给婆婆掖了掖毛巾被,转身走出。
李子涵屋里。李子涵头枕课本睡着了。王淑芬把李子涵的头搬到枕头上。转身走出。
李文贵、贾大壮遗像前。王淑芬点上三炷香,插入香炉……
王淑芬:(画外音)“文贵、大壮,你们放心吧。妈现在很好,她老人家挺过来了……子涵也很听话,学习仍然排前……还有,大壮,最想告诉你的是,政府派来的第一书记和咱村里为我解决了就业和收入问题。咱家欠下的外债就可以还清了……”
香烟袅袅……
旭日东升……
(十九大结局:背景无声画面与片尾歌曲同步)
背景一:开业剪彩仪式
日。外。
原村小学大门口外。
拱门高悬。上有“环亚制帽淑芬缝纫加工车间开业剪彩仪式”大字。
大门边用红绸布遮盖着写有“环亚制帽淑芬缝纫加工车间”的牌匾。
礼仪主席台上,康书记、王书记、制帽公司老板(三人胸前佩戴贵宾胸花)、张春燕、王淑芬并排站立。
主席台下,几十名女工着统一工作服列队站立。其中,原“大昌饭店”女服务员(面部特写)在列。
旁边。小学生鼓乐队奏乐。
张春燕宣布剪彩仪式开始画面。
五名礼仪小姐端着剪彩绸布盘子上场,康书记、王书记、制帽公司老板、王淑芬剪彩画面。众人鼓掌。
王书记和制帽公司老板揭牌画面。
众人鼓掌。燃放鞭炮画面。
背景二:缝纫车间
日。内。
车间里。女工们正认真操作缝纫机。
康书记、王书记、制帽公司老板、张春燕、王淑芬边巡视边交谈(均面带满意笑容,制帽公司老板还不时竖起拇指……)。
王淑芬现场传授操作技术画面……
背景三:“小草(茂盛、花开)”特写
片尾曲《小草吟》歌词:
不在乎声名,
没有过相轻,
顺其自然红绿黄,
默融天地中。
年复年,岁复岁,
春也夏,秋也冬。
待到阳光和煦时,
破土又再生,又再生!
明叹季冷暖,
暗诫身抗争,
雨淋霜打腰不折,
任尔东北风。
祸难测,人有情,
小草坪,大园丁。
希望之光永不熄,
笑看旭日升,旭日升!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