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1、太阳升起(加旁白词)
2、拍摄家门(加旁白)
旁白:她是我的同班同学---同和小学五年级三班的班长,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
2、母亲做饭(加旁白)
3.饭做好了(每天妈妈都早起为家人准备好热乎乎的饭菜,饭菜很简单,一碗面条,一份咸菜):弟弟坐在桌子旁,李海静给爸爸端饭。
场景二:饭桌旁(加旁白解说情景和细节)
(即使是这样简单的饭菜,姐弟俩也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给妈妈讲讲学校里的趣事)
2、李海静帮妈妈推车送姐弟俩上学,背起书包,牵着弟弟一起走出家门。(妈妈每天都用这辆三轮车接送姐弟俩上下学,昨晚的一场雨,让门口的路变得泥泞不堪,李海静主动帮妈妈把车推出到水泥路上,
场景三:学校门口(加旁白解说情景和细节)
1.妈妈停车,姐弟俩下车
(每天的上学、放学,每天的周而复始,寒来暑往,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李妈妈和她的三轮车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母亲的背影也可以巍峨如山。)
2.(拍摄学校教学楼、路队等)拍摄校园、路队,特写李海静与弟弟。
补充添加升旗旁白
(方形的操场上,绿色的人工草皮和红色的塑胶跑道格外醒目,宽广的操场上各班已经按自己的位置列队完毕,同学们整齐划一的校服和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把操场装扮得分外漂亮。李海静望着国旗默默地下定决心:国旗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您增光添彩!)
场景四:教室内
1.加早读旁白
(朗朗的读书声从我们的教室传出来,这要感谢我们的班长李海静,她总是提前到学校,认真组织同学们早读,她总会跟我们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天之计在于晨。)
(拍摄食堂场景,李海静和弟弟去食堂的路上)
旁白(需补充):每天中午,姐弟俩都到学校食堂就餐,这顿午餐是学校专门为特殊家庭孩子免费提供的。(镜头饭桌饭菜)拍摄一下过程。
李海静看明白了弟弟的心思,耐心的开导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庭生活的不易让她早早懂得了节俭,学会了节约。而且她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在影响着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大家都自发式的向她学习。
1.李海静和弟弟有说有笑的回到家里,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爸爸,并顺手把一杯水端给爸爸。然后二人在饭桌前开始认认真真的写作业,写的时候李海静还不时提醒弟弟要认真、细心。
场景七:家里(加旁白解说情景和细节)
不管是谁走进这样一个家庭,心中不免会有些怜悯,但看看在屋子里的一家人,从他们的脸上根本感觉不到悲伤,取而代之的是暖暖的春意。
精彩场景回放(插曲《风中的羽翼》)
结束语:“奉献一份爱心,托起一片希望”。学习领导、老师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时常关注海静的学习、生活,对她进行经济上资助、心理上扶持,才培养了她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使得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一切困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加旁白解说对李海静的捐助)
旁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所以我们如苔花一般平凡,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未来,像牡丹一般绽放夺目的光彩。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造就未来;我们不能勾画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可以提升内在的气质;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可以把握现在……把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发现自己出身于一个底层的家庭,那么请你祝贺自己吧,因为你将创造奇迹。当然奇迹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的,只有优秀而坚忍的人,才能不受不利环境的影响,或者干脆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谱写完美的人生。)
只要努力,我们就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字幕:职员表:(背景音乐《风中的羽翼》高潮部分)
导演:张宝良
副导演:满伟黄晓杰
制片主任:张丽霞
编剧:王腾飞邓秀芹
剧务:于田斌
旁白:
摄像:王忠刚
编辑合成:王忠刚
平度市同和街道同和小学
二00一六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