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孙达帅,男,1976年3月出生,即墨市龙山街道窝洛子村村民。
事迹概述
孙达帅是即墨市龙山街道窝洛子村村民。因患过小儿麻痹症,他口齿不清,手脚行动不便,还有一位智障妻子。因为家庭困难,街道为其办理了低保,2012年,他与妻子一起入住祥泰残疾人托养中心。2013年,要强的孙达帅为了能像正常父亲一样陪伴孩子长大,连路都走不稳的他,每天都拖着笨拙的身体在车流中穿梭七八个小时卖报,但一天下来往往只有几十元的收入。每天卖完报纸到银行兑换整钱后,孙达帅都会到银行的爱心捐款箱前投进一两元。他将每周六定为“感恩的一天”,从这一天的微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存为“爱心基金”。他还将未售完的报纸存放在路口附近的一家快餐店里寄卖,但孙达帅对所有寄卖所得分文不取,全部捐献。2016年4月,他将箱内近段时间的150余元所得全部捐献给了即墨市红十字会。孙达帅的妻子患有癫痫,几年前连路都不会走,在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今年从媒体报道中得知白血病女孩需要捐助时,孙达帅主动去银行将5年来卖报纸存放的1000多元“爱心基金”全部提取出来,捐赠给了白血病女孩。
事迹正文
今年41岁的孙达帅是即墨市龙山街道窝洛子村人。因为患过小儿麻痹症,他说话吃力、口齿不清,手脚行动不便,还有一位智障妻子。2012年,他与妻子一起入住祥泰残疾人托养中心。老母亲和儿子不时地看望他,每一次离开,对他来说都是痛苦的。
自力更生,他为儿子树榜样
为了和大多数父亲一样,能够陪伴孩子长大,他决定自力更生。但是先天性身体缺陷让他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失落但不放弃。最终,他选择了卖报。
遇到困难时,孙达帅会主动向他人求助,但他更知道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儿子上二年级时想上特长班。作为父亲的他唯有加倍努力,每日中午卖完报纸后,再赶去服装市场卖瓜子,为了赶时间他午饭往往只吃一个面包。
虽然有语言障碍,和儿子的沟通有时颇费周折,但他还是不忘教育引导孩子,因为口齿不清楚,孙达帅只能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孙心雨你要像我一样做一个好人,回报社会。这是他对儿子提出的要求。在他儿子的眼中,爸爸是自己的榜样,以身作则无疑是最好的“教科书”,儿子亦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在班级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社会关爱,他倍感“温暖”
因为高温,加之腿疼,短暂的歇伏后,孙达帅得到佳乐家周边商铺店主们的关心,而对他的帮助,也从未间断过。
路边的手机店和净心一素食餐馆为他免费提供休息场所以及餐饮……不只周边商铺,很多市民亦对他献出爱心。
有的车主买一份报纸后,会给他5元、10元,甚至100元,却不要求找零,遇到恶劣天气,好心市民会把他剩余的报纸全买了;有一次,他重感冒,头晕得厉害,一位开着红色车的女士看到后,主动给其母亲打电话,还留下200元钱;其妻子三年前患重病,大小便失禁,后来,经过小溪办事栏目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妻子转危为安,目前恢复良好。
这种热心帮助他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在大家看来,其境遇令人悲悯,但其坚毅令人动容。
知恩图报,他反帮助别人
孙达帅遇到困难求助他人时,也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为了防止报纸风吹雨淋遭到损坏,他总是将还未出售的报纸存放在路口附近的一家快餐店里。这些报纸并没有专人照看售卖,只是在旁边留有一张字条:这部分报纸的收入将全部捐献出去,为社会奉献爱心。“我想把这部分钱捐赠出去,帮助其他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当孙达帅来到即墨市红十字会,说明自己想要捐赠的意愿时,工作人员一股敬佩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即墨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仔细清点孙达帅捐赠的零钱,总共152.4元。“钱虽然不多,但包含着捐赠者一份沉甸甸的爱,也彰显了一股社会正能量。”工作人员说,她们会将这部分爱心捐助用于资助社会上的贫困学生,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有一段时间,他经常看到一位精神病人在垃圾堆里捡吃的,“样子好可怜,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每次看到她,我都会买一份饭、一瓶水给她。”他说。
有一次,他在十字路口卖报纸时,一位盲人打听5路车站牌怎么走,因为他言语不清晰,盲人听不懂,孙达帅干脆将他扶过去。盲人向他道谢,他说,“我特别高兴,我也可以帮助别人了。”
孙达帅还将每周六定为“感恩的一天”,5年间,他都会在这一天从自己的卖报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爱心基金。“很多好人帮助过我,我也要帮助别人。”在得知小溪办事栏目组报道的白血病女孩需要捐助时,孙达帅去银行把这五年来卖报纸存放在自己的爱心小基金里的钱全部提出来,将1000元钱捐给这位白血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