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民恕,男,1963年1月13日,中共党员,黄岛区胶南街道闫家屋子村党支部书记。
事迹概述
王民恕,青岛市黄岛区胶南街道闫家屋子村党支部书记。工作20年来,他带领两委班子通过不懈努力将原本落后穷困的闫家屋子村建设成为胶南街道力推的村企共建样板村、令村民骄傲的幸福村、让周边村庄争相学习的模范村,实现了村庄由乱而治、由治而富的历史转变。
事迹正文
将心比心以情感情过去的“烂摊子村”变了模样
闫家屋子村位于黄岛区胶南街道北部,紧邻204国道,交通条件非常优越。但是,由于班子差、底子薄,村庄发展十分落后。各种矛盾突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使闫家屋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烂摊子”村。群众怨声载道,党委也十分重视,王民恕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1998年冬他通过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了这近二十年的公仆生涯。
刚上任时,村委困难的连一支笔和一本本子都没有钱买,更不用说村子的整体建设了,而最难的,还是村民不配合,当时村子治安混乱,民事纠纷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们对村委没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工作自然难开展。而当时解决全村的排水问题,成为王民恕打开局面的转折点。
闫家屋子过去没有统一的排水系统,每遇下雨,村子主干道一准儿变成“河流”,但建设排水沟需要占用沿街房屋附近的土地,有些住户在房屋旁边搭建了水泥台准备放东西,建设排水沟就必须要拆掉水泥台,沿街村民的工作一直没做通,村子的排水一直也就耽误着。直到2005年的一天,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量大雨势急,村子很快被“泡”在了水里。沿街村民陈永昌老大爷家的房屋严重进水,两位90多岁的老人被困在水中,由于是老房屋,一堵土山墙被水浸泡后几乎要倒塌,两位老人处境非常危险。王民恕发现此情况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冲进屋里背出了两位老人。将两位老人在办公室里安置好后,他又重返现场带领抢险队伍的同志们用木棍架住面临倒塌的屋山,抢救被淹的财产。危险解除了,村民安全了,王民恕同志却病倒了。两位老人知道后,感动得直掉眼泪,说:“他比自己养的都强啊”。王民恕的事迹也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借着这个事王民恕和村“两委”抓紧时机做工作,排水沟的建设方案初步拿下。
2006年4月,村里进行排水沟工程,为了做好群众工作他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合眼,在去办事处给村民办理建房手续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右臂重伤、肋骨骨折。而他只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就匆忙出院,返回一线继续做群众工作。同事和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劝他回家休息,都被他断然拒绝,他坚定地说:“工程已经开工,还有大量的群众工作要做,不顺利完工就是回家也不会安心。”群众们深受感动,纷纷行动起来,保障工程顺利完成。
看着新书记是确确实实为村子来谋福利的,村民们也是敞开了心,一起配合着村“两委”改善了自己的家园。二十年来,王民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资50万元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资45万元石砌了村里的8条排水沟,投资160万元硬化了5条主街道,投资26万元铺设了30多条小巷,投资30万元改造了村里的自来水,投资22万元对所有主街道进行绿化、亮化。算起来,村里直接用于环境建设的投资已经有300多万元,现在的村庄,房屋整齐,街道明亮,卫生整洁,村子年年被评为街道“城市管理模范村”,原来的烂摊子村是彻底“逆袭”了。
心系百姓为村谋福“时髦”书记让村子赶上了城市潮流
民生问题始终是王民恕最重视的工作,最牵挂的重点。他常说:“我们工作的重心要一直围绕改善村民生活质量,让村民享受真正的便捷、实惠。”
在村民眼里,他们的王书记是个赶“时髦”的人。过去,闫家屋子吃水全靠一口井,水质保证不了不说,村民去打水的时候还总担心被井口的青苔滑倒。村民在大会上提出了这个事,王民恕立马研究了起来。有村民建议在离生活区近点的地方再打一口井,但王民恕觉得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经过和“两委”商讨,曾经干建筑工程的王民恕决定:要让村民享受到城里的自来水,不用出屋就能吃上水。说干就干,设计线路、打机井、铺设管道、做群众工作……王民恕为了让吃水问题彻底解决,所有的工作都由他亲自把关。就这样,在王民恕的不懈努力下,闫家屋子村早早地就和城里一样,吃上了自来水。随着时代发展,村民生活意识和水平不断提升,自来水管道也有些许老旧,大家又提出了水质的问题。这回,王民恕到城里考察了一番,回来之后决定闫家屋子要像城市小区一样建设净水机。他四处考察净水公司和设备,严把质量关,同时为了减轻村民吃水负担,村“两委”商谈了补贴政策。最终,一个和城市小区里一模一样的直饮水机器立在了村里,补贴后,村民打一桶八升的水只需要一块钱。城里亲戚来串门直夸闫家屋子洋气,村民骄傲地说:“多亏了我们的时髦书记”。
王民恕的“时髦”当然不止这一点。由于年轻人白天外出务工,村里子的老年人格外多,刚开始,大家经常坐在村里聚一堆,聊聊天,偶尔下个棋,打打牌,但夏天太热冬天太冷,能找到一起的时间不多,许多青壮年来跟王民恕反映,说自己爹娘在家也不出门,感觉越来越糊涂,出去上班也不安心,不知道该咋办。王民恕其实老早就在琢磨这个事了,村里的老人给村子付出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也该享享福了。王民恕在建新的村委大院时单独设计了一间“老年活动中心”,照着城市社区活动中心的标准,开辟了活动室、休息室和娱乐广场,电视、空调、棋牌桌、各类乐器一应俱全,能同时容纳近40人活动。2017年春节,借着过年的喜气,“闫家屋子老年活动中心”正式开放了,老人们都说王书记给了自己另一个“家”,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有个啥事出门就是村委,“两委”成员第一时间上前帮忙,出去务工的青壮年也安心多了,白天不在家的时候老人有人照应,找一起玩玩感觉老年人比以前开心了,老人们逢人便说:“王书记让我们享受了城里人的待遇。”
立足需求思辨出新村企共建的“样板村”出了名
2000年之前,闫家屋子是典型的农业村。以前村里每个人有一亩多地,靠种地一年收入很难达到1000元,村集体收入也几乎为零。王民恕知道,让村集体壮大,让村民增加收入才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穷则思变,王民恕和“两委”成员主动到周边发达村庄考察,出去看了一圈后,大家心里有了底。村里有一百多亩机动地,就被拿来做发展的文章。村子靠近204国道,交通有一定优势,他们自己在村口挂了一个闫家屋子工业园的大牌子,就开始招商了,这也陆续引起了一些企业的关注。
前两个引来的企业是橡胶企业,企业来了能带来啥?村民们都在议论,接下来企业在村子里招工30多个人,让村民看到了实惠。原来,企业落户的时候,王民恕和企业主反复商谈,要求企业在村里占用了谁家的土地,就得优先录用该户的劳动力,刚开始企业主不同意,觉得不了解村情,用工总是没有底,王民恕十分坚决地说:“咱们只要能录用我们的村民,其他的一切我全都给配套好”。
企业对于在村里落户的各种担心让王民恕的“实干”彻底打消了,为了让企业在村里正常运转,他带着村“两委”充分做好基础工作,除了头几年收费上有减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配备好,让企业无后顾之忧。“村子里的治安也很好,不光配备了监控,还有专门的人巡逻,我们在这里好几年了,都没有丢东西。”青岛新庚达纸业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树伟说道。看到先来的企业发展不错,其他企业也陆续落户村里。原来村里的妇女有的为了补贴家用得往外跑着务工,不仅安全不能保证,家里也照顾不上,自从企业到了村里,村民们不用东奔西跑出去工作,走着就能上班,照顾家里也方便还能挣钱补贴家用。目前闫家屋子村里有大约100余人在村内企业上班,约占村里适龄工作人口的一半,就是烧锅炉的一个月工资也2000多元,特殊工种能挣到每月6000元左右。除了村民得实惠,村里现在一年租金就有近30万,从2004年开始60岁的老人开始过年过节发福利,2010年开始全村村民过年过节开始发福利,60周岁以上还多发一份。村子重新对路面进行了硬化,增添了健身器材,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的钱也是这样攒起来的。
为了感谢全村对企业的照顾,今年几个企业在正月十六、十七两天邀请青岛茂腔剧团为全村百姓演出。村民看到企业如此照顾村村子,也就更加卖力地干活,如此一来形成了良好的循环,闫家屋子村企互惠互利、共建共享成了有口皆碑的典型,周边村也争相到村学习经验。
王民恕把村子越干越年轻,却把自己干老了,村民经常劝王民恕:“现在村子发展好了,你就多歇歇。”但王民恕说:“我还不能掉以轻心,我在这一天就得扎扎实实地干一天”。看着今天取得的成绩,他从内心里感到欣慰,但是面对未来,他又感到任重道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还要继续战斗,让群众安居乐业,让村庄长治久安。
所获荣誉
王民恕连续9年被街道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并在2017年获黄岛区“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