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于垂森 敬业奉献

2017-10-19 11:46 来源:爱青岛
  

  人物简介

  于垂森,男,1975年10月出生,群众,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棉花小学教师。

  事迹概述

  扎根山村,立足教育20载,他用行动诠释“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句名言。这就是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棉花小学于垂森老师。从教二十年,于老师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勤恳敬业,耕耘在山区教育之中。即使身患重病,得了胃癌,他仍心系孩子们,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先后被评为“城阳区十佳师德标兵”、“城阳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城阳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

  事迹正文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棉花小学有一位教师,他叫于垂森,扎根山村,立足教育20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句名言。

  踌躇满志,却事与愿违

  1997年,年仅22岁的于垂森师范毕业,从小立志做一名教师的他,做梦都想到大规模的学校任教,每次,想到高大的教学楼,活泼好动的孩子,他的心里就特别激动。然而,当他接过工作分配单时,彻底失望了,这是一所令教师们望而却步的小学,距离惜福镇街道30余华里,山路崎岖不平,骑自行车最快也要走上一个小时,而且听说那个小学教学设施极其落后,自己到了那儿,怎么才能大显身手?最终,于老师被老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感动了,心想:“暂时去看看,到时候再想办法调出来。”

  几天后,他来到一个青山绿水的小山村。山村中矗立一座二层小楼,五星红旗在楼顶迎风招展,这就是棉花小学,学校规模不大,进入办公室,教师们热情地欢迎他,这温馨的场面,抚平了多日来的阴霾心情。

  用爱和弦,奏出最美乐章

  三年,五年,十年也过去了,于老师不仅没有离开棉花小学,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向心力很强的教师干部团队、善良朴实的学生家长和有求知欲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于老师想: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做人。他始终把“关爱每个孩子”作为教育工作准则,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都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赵昊是他班的一名学生,父亲长年外出打工,他与体弱多病的姥姥和智障的母亲一起生活。这孩子,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缺少双亲的关爱,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缺乏自信,不太合群。一次家访后,于老师跟领导汇报了赵昊的家庭情况,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们进行了捐款活动,于老师自己又买各种学习用品送给赵昊,给予了他更多关爱。慢慢儿的,赵昊的性格变了,性格开朗活泼起来,并担任了班里的学习班长,在区举办的故事大王中,获得一等奖。

  是啊,爱对教育而言是何等重要,于老师用爱心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战胜病魔 履行天职

  十多年里,于老师已经和这群山里的孩子有了很深的感情,和这所小学校融为了一体。正当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他病了!在家人和同事的极力规劝下,他去医院做了检查:胃癌!于老师的爱人一番心里斗争之后,告诉于老师得的是胃炎,医生要求住院。于老师说:“不住院,拿点儿药回家吃吃就行了,班里的学生还在等着我呢!”他的妻子眼圈再一次红了,将身子转了过去……

  一个月后,医生为他做了手术,在家人、病友、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下,他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经过精心治疗,病情渐渐地好了起来。一年后,于老师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于老师回来了!”孩子们高兴地围着于老师,他欣慰的笑了。

  吃苦耐劳,勇挑重担

  六年过去了,于老师又焕发了青春,他勇挑重担,吃苦耐劳,只要学校工作有需要,从不推辞。为了能尽早的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去,他利用课余时间翻阅资料,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当时改革是从一年级开始,于老师毅然挑起了一年级教学的重任,在自己深入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他又带领着学校的老师进行教学研究。如今,他既是学校教导主任,又是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还身兼四年级班主任,面对这样的重任,从没叫苦喊累,都能出色的完成工作。

  梅香出自苦寒来。从教二十年来,于垂森老师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勤恳敬业,二十年如一日,耕耘在山区教育之中。他先后被评为“城阳区好人”、“城阳区十佳师德标兵”、“城阳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于老师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将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