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年第一嗨的“爱青岛之夜”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带给我们的震撼仍有余威!
“爱青岛之夜”有一个重量级版块——那就是2017-2018年爱青岛“年度榜单”的发布!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5月18日,可燃冰连续187个小时稳定产气,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上榜“爱青岛年度榜单之‘青岛骄傲’”!爱青岛记者对可燃冰助理研究员:李彦龙进行了独家专访~
而在这次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的突破中,落户于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做出了巨大贡献。
(Q=问题、A=回答)【接受专访的是可燃冰助理研究员:李彦龙】
Q:当时听到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点赞可燃冰试采成功是一种什么心情?
A:继2017年5月18日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后的又一次鞭策,作为一线员工,感到骄傲也有压力。
Q:可能有很多人还并不清楚,可燃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能不能简单举几个例子。
A: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当人们最初发现新生事物时,看起来像什么就称为什么。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
Q:整个开采过程都是待在海上吗?连续呆了多久?生活上需要客服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待在海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事情了,南海可燃冰试采我在作业平台上亲历了全过程,最大的压力是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吧。我在平台上待了2年,每一步的操作技术都需要反复推敲。我们每天都要作业15小时,其中3个小时是在操作室探讨工作,12个小时前线工作,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宣布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前一天,我连续工作了25个小时,成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床睡觉。
Q:2018年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有哪些目标要实现?
A:目前要解决在首次开采可燃冰遇到的种种情况,而且要针对南海的地质条件特征进行方案优化。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见习记者:陶韬;摄影:钟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