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黄保清 助人为乐

2018-09-07 19:48 来源:爱青岛

  人物简介:

  黄保清,男,1969年出生,李沧区沧口街道振华苑社区居民,坚守传承中国式摔跤20年。

  事迹概述:

  工作时间的黄保清是一位有着33年工龄的焊接工人,但是下班之后,他就是一名中国式摔跤的教练,为了这项古老竞技项目的传承,他办了一个特殊的训练班,每天利用空闲时间无偿指导、训练孩子们学习中国式摔跤,一坚持就是20年。他对中国式摔跤的热爱和坚守,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学员对中国式摔跤的训练热情越来越高。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8年7月25日以《社区里的“摔跤王”》为题对黄保清进行了报道,“无私奉献,传承国粹”深深感动了岛城居民。

  事迹正文:

  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往往是各方争夺的焦点,可黄保清的这手绝活,你诚心学师傅可以免费教你。黄保清:“想想真的是不甘心,你要说这门功夫咱们没有也就算了,咱们的中国式摔跤对抗性、实用性一点不比柔道差,可偏偏就是没人学,难道就要让咱们的孩子一直学别人的东西么?”

  虽然已经到了看淡一切的岁数,但是聊起中国式摔跤的现状,黄师傅还是一肚子的不甘心。今年50岁的黄师傅是一位业余的中国式摔跤教练。之所以强调“业余”,并不是因为黄师傅水平不行,而是教摔跤不足以养家糊口,因此白天的黄师傅在厂里搞电焊给别人打工,晚上他给自己的爱好打工,教授中国式摔跤的各种技法。

  所谓中国式摔跤,是一种区别于国际式摔跤的叫法。与《摔跤吧,爸爸》中的自由式不同,中国式摔跤有自己的摔跤服,选手可以抓住对方衣服上的“把位”发力,从大形式上,中国式摔跤与柔道更相近,只不过是评分规则和技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作为中国传统的格斗形式,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起,中国式摔跤便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彼时跤手辈出、风靡全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的奥运战略使得非奥运项目日渐冷清,1993年后,中国式摔跤无缘全运会。现如今,中国式摔跤已经成了“熊猫”项目,知道的人少,会教的人更少,黄保清就是这门冷门武术的传承人。

  永清路大村庄河的交汇处,晚上六点半之后,这里就成了黄师傅和徒弟们训练的地方。先铺旧地毯、再铺防摔垫,周围再点上蚊香,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训练。虽说露天的道场,条件艰苦,但好在场地免费,黄师傅和徒弟们也就咬咬牙坚持了。就是这样一个训练环境,黄师傅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教出了300多位学生,其中最得意的弟子,今年马上要去参加全国大赛。

  每天20吨训练量业余选手拿下全省第二

  黄师傅一到平时训练的地方,50岁的人却有着小伙子一般的身体素质,尽管穿着上衣,但黄师傅“倒三角”的身材还是若隐若现,偶尔曲臂,壮硕的肱二头肌炫耀着主人的武力值。与白天做电焊工时的低调、木讷不同,每当夜幕降临,黄保清踏上摔跤垫的那一刻,这位并不算高大的师傅可以震慑住所有徒弟,仿佛他就是这里的摔跤之王。

  如果时间倒回到三十多年前,刚刚十多岁的黄保清绝没有现在的气质,相反,身材矮小的他是同龄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弱鸡”。

  学武只为强身健体?那是成年之后才有的境界,黄师傅刚刚接触摔跤的时候只有十几岁,他学武的初衷很纯粹,就是为了不受别人欺负,在朋友们的引荐下,黄师傅拜青岛摔跤名家王忠智为师,开始学习中国式摔跤。“立竿见影,摔跤,会的遇上不会的,摔倒对方我们都是论秒记的。”黄师傅说,自打他学了中国式摔跤之后,就再没有受过别人欺负。当然,老师傅也一再的告诫他,学跤不受辱,但也绝不能恃强凌弱,坏了武德。

  “就跟魔怔了一样,只要有时间我就去练跤。”黄师傅说,摔跤就是他最大的爱好,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没有一天中断过。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黄师傅隔三差五就用“蛙跳”的方法爬架子山。为了体能训练,黄师傅用自己电焊的手艺做了各种哑铃、杠铃,备战大赛的时候,每天的训练量能达到20吨。

  摔跤究竟好玩在哪?按黄师傅说法,摔外行没意思,要摔就跟高手摔,两人对峙的时候,精神、体力完全是高度集中,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失误,那就是站着和躺着的区别。凭借着对中国式摔跤的执着,黄保清在第十八届省运会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这个野路子输给了职业选手。而令人惋惜的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中国式摔跤退出了全运会,练得再好,没有了展示的平台,对中国式摔跤的爱好者来说,一条能被社会熟知认可的路彻底堵死了。

  河边搭起摔跤馆20年教出300位徒弟

  如果你住在大村庄河周围,你一定看见过黄师傅教徒弟。尽管,自己练的项目无缘全运会,但黄师傅没有放下他心心念念的中国式摔跤,没有国家比赛就自己练,有机会就出去跟其他城市的朋友交流切磋。酒香不怕巷子深,时间一长,很多朋友慕名找到黄师傅,把自家的孩子托付给他,希望能跟着黄师傅学几招防身的本领。

  黄师傅教学生收不收钱?收钱,但这钱基本上跟没收差不多。每周二、三、五、六训练,每次两个小时,最高标准是一个孩子一月100块,平均单次训练费用6.25元,一小时费用3.125元,也就够个电费和设备损耗。

  “稳定的学员有20多个吧,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绍来的,收费的就几个,也是家长不好意思孩子白学才给的。”黄师傅说,他教摔跤秉承着自己师门的传统,当天他学摔跤的时候,师傅就没收钱,只要孩子愿意学,他免费教都没问题,这门功夫再不传承真就断了。

  要说黄师傅的教学环境真算不上多好,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就在河边的胡同里铺上旧地毯和防摔垫,训练器械一部分是黄师傅自己买的,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做的。夏天的河边,那就是蚊子的食堂,为了能少受点罪,有些家长自发买了些蚊香,老师上课,家长“上香”。就是这么个条件,居然还有人愿意跟着黄师傅学摔跤,这里面不仅有三十多岁的大叔,还有刚上小学的萝莉。

  “黄师傅的水平绝对是这份儿的!”今年40岁的李雷,是位资深的摔跤爱好者,来青岛工作之后,特意打听哪里有能摔跤的地方,一来二去认识了黄师傅,跟着他玩摔跤。李雷说,在他山西老家,至今还保存着“摔羊”的习俗,连续摔过5个人,这羊你抱走!这是咱们民族骨子里的运动,别的东西代替不了。

  “我要看到它走向世界的那天!”

  黄师傅这次上的是一堂对抗课,跑步、拉伸一系列热身运动之后,徒弟们两两一组,打对抗赛,这是每周学员们最兴奋的时刻。“攻,他!上!拿出气势来!”赛场上的的黄师傅一边当裁判,一边指导动作,一轮对决结束后,他还会跟徒弟复盘刚刚的比赛,告诉徒弟哪里有问题,哪些招数应该怎么使。

  “体力上我可能比师傅强,但是技巧上还有差别。”刘宾算是黄师傅最得意的弟子,今年32岁的他已经跟着黄师傅练了十多年了,多年的苦练加之名师指点,刘宾蝉联了4届青岛体育大学会中国式摔跤60公斤、63公斤级的第一名,今年他将备战国赛,准备冲击更大的平台。在刘宾看来,自己今天的成绩,跟师傅的付出有着绝对的关系。

  “师傅没跟你们说吧,他原来是青钢的工人,原本钢厂搬迁,他是可以跟着一起走的,但是为了我们这帮徒弟,师傅买断了工龄,快退休的人了,又从头开始找工作。”刘宾告诉记者,因为担心没办法每天教学生练摔跤,师傅放弃了国企安稳的工作,师傅的牺牲,徒弟们都看在眼里。“我不相信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这么没落了。”黄师傅说,这几年环境好了,越来越多地人开始了解中国式摔跤,这是个好兆头,尤其是中国式摔跤已经正式成为了全国青运会的项目,对于这些执着的摔跤人来说,又有了新的希望。

  尽管已经到了“半百”的年纪,但只要有机会,黄师傅还是会自费出去学习,参加比赛。2013年,头发已经花白的黄保清代表青岛参加山东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当黄师傅站到比赛场上的时候,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因为这份这份特殊的体育精神,黄师傅被特别授予了“敢斗奖”!

  “只要能动,我就一直练下去,只要有人学,我就一直教下去!”25年前,因为比赛项目的取消,黄师傅在最好的年纪告别了正式比赛,而今天,他不想把遗憾留给下一代,尽自己所能,他希望中国式摔跤可以向柔道一样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