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荐书人:马达
马达,创意100旅游文化衍生品基地创始人,瀛森创意规划创始人、市北区文化新闻局副局长(新阶层挂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创始人。城事绘系列图书作者。青岛市委党校学报编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再读”书目:《历史研究》
作者:【英】阿诺德·汤因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再读理由:这些年,我读了很多书,让我认真想出一本让我看了很多次的,还真的很难。因为一本好书,如果能真的好,往往看一遍就能长久记忆,反复在脑中提及,而好书却需要反复读的,那得是知识基础实在太庞大,而且需要切成块的书,想来想去,想到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再读故事:
《历史研究》是一本讲历史的书,但是他并不是用时间线索串联的,而是用横向比较的方式,这得对世界上每一种文明都有全面涉猎和全面精深的研究后,才能形成这样的认识,我手头现在没有这本书,但是我还是能完全记得当年书中的一些观点,汤因比从历史角度将社会分出不同模式,又将这些模式析出要素,并指出“其间有许多机制是各文化的生命历程中共同的或相似的”,比如每个文明都会出现一个大洪水和解决大洪水的神,只是不同的神话故事会带有不同的文化特点。比如希伯来人,会出现一个耶稣这样的唯一真神,欧洲会出现一个方舟,而华夏却出现了一个补天的女娲。展现出了不同文明对于社会危难的不同寄托,有的寄托于一个神奇的人,有的寄托于老天提供的大船,有的是直接去改造天地。并不能说谁的对谁的不对,却能展现出处理问题的方法。而那个大洪水,就是最后一个冰河时期解体时整个人类文明出现的各处大江大河泛滥的历史时间点。而目前流行于世界的所有神话传说,都在那个时间段产生了精致化的演进。这些观点对于读者而言,具有极强的思维冲击。
真怀疑汤因比有可能是犹太人。有人认为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不是严格意义的史学著作,这也许是因为汤因比在这部书中有诗性的抒发,《历史研究》第二部《文明的起源》第十三章《挑战和应战》,通篇无一字提到犹太人,却可视之为充满激情的对犹太人的颂歌。
不知汤因比所用“阴阳”的概念和《周易》是否有关系。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人未必会同意汤因比的说法,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这个宇宙孤岛也并不是可供肉身存在的绝对优质的居所,早在生命诞生之前,它就充满杀机,直到生命诞生后的现在,它也一再用事实证明它的并不结实,并不驯顺,也许这世界从不曾有什么“阴静”的美满,也永远不可能有什么终极的风平浪静与和谐。但是,通过汤因比那动人的充满诱惑力的书写,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一种深刻的启示,终极的美好未必会有,人的一步步的艰苦跋涉却很有可能是走向上帝。
我第一次读《历史研究》是在39中对面的一个小书店,大概是2000年前后的时候,我当时还是个中学生。当时看到这本厚厚的一本《历史研究》,一上来感觉和自己无关,只是想翻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好看的图。因为当时对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尼罗河的象形文字特别感兴趣,当时作为一个中学生,在与笔友写信时,卖弄一下画一两个象形文字,感觉很“酷”。但是打开了这本书,从下午5点一直看到了这家书店晚上要打烊的时候。
记得当时的书店老板是个60多岁的老头,带着硕大一个眼镜,站在我身后很久,看我看这本大书。直到快打烊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一直站在我的身后。
老头看看标价,问我是否真的喜欢。那本书我记得近200元。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实在是贵的有些离谱了。我说我真的很喜欢,但是有点贵。他说你身上有多少钱,我看如果差不多我就给你了。
我搜遍全身,搜出了76元钱。这是我准备在这里搜刮至少一包书的钱。老板拿了其中的50块。说看你这样看出,我想起我小时候买不起书时候的样子了。看你怪可怜的。我抱起书,连声谢谢都没说,撒腿就跑,深怕老板变卦。甚至一两个星期都没敢去那家书店,怕老板找我补齐差价。现在想来真的好好笑,枉费了书店老板那份情怀了。想想这老先生得鼓足多大勇气才施展出这份情怀呀。
这本书很沉,因为全是铜板印刷的,还是大开本,其实携带起来并不方便。但是从那之后,我的书包里就装着了这本书,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到异地读大学,我也带着这本书。因为经常见我带着这本书,同屋的一个和我有同好的同学有一天趁着我不注意的时候,把书拿了去,要来看看我到底在看啥。结果他一看,也是拔不下了眼睛,晚上熄灯时,点起手电来看。白天没课的时候,我和他一起看。在当时的大学校园,两个男生头对着头看书,会被人误解成有“取向”问题的,所以我们俩商量着你看一会我看一会,但是空闲那会就会像吸毒者找不到毒品一样抓狂,后来我俩想出了一个招——一人一段朗读,一个读的,一个听的,就这样,近千页的书,我们居然朗读了下来。那种记忆,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我常常回忆起那段时光,感觉那位同学,就如同汤因比先生的灵魂,他就站在那里,告诉我们历史的真谛。
其实,现在很多的书都有汤因比研究历史的影子,哪些横向、跨文化、跨思想的解读方式现在时下已经很流行了。我猜测大概有不少的学者都读过他的书。
后来,我那个和我读书的同学曾经有一段短暂的出家,他是想体验一下汤因比留给他的那段跨文化的思考,从印度、尼泊尔传来的文化怎样流淌进中国人心里的。我估计汤因比先生也没想到吧。
推荐图书在再读书店8折销售中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读书感受
小编将抽取精选留言赠送再读书店咖啡券1张
再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