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吴乃蝉,男,195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青岛汾阳路小学乒乓球教练。
事迹概述
吴乃蝉教练是位视乒乓球如生命的教练。自1973年一个没有任何编制、不享受任何教职工待遇的临时乒乓球教练员开始,全身心地倾注到体育教学和少年乒乓球训练事业上,经过近40多年的呕心沥血,他已向国家、省、市输送近百名运动员。
在工作实践中,吴乃蝉得出了从幼儿园4-5岁的“娃娃抓起”的训练理论,为青岛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少年乒乓球员。研究自编的乒乓球训练操得到了专家公认,在全省基层乒乓球活动中予以推广。另外,他撰写了一系列专业论文。其中《培养少儿乒乓球队刍议》荣获山东省体委、省教委颁发的一等奖并在大会上进行宣读,得到省级专家好评。
自1976年吴乃蝉带领学生们获得第一个全市小学生乒乓球冠军至今,吴乃蝉先后带领校乒乓球队荣获全国、省、市253个第一,银牌223枚,铜牌309枚,先后向国家一队输送队员1名、国家二队输送队员2名,向省市专业队共输送队员80余名。
他训练的小将陈梦,2007年入选国家队,2011年世青赛上一举获得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2012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女单冠军。2012年中国苏州公开赛女单冠军。现在在世界乒乓球女单排名中位列第四。小队员王晓彤在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独得2枚金牌,已入选国家二队参加集训,又将成为是山东省一枚冉冉升起的后起之秀。
吴乃蝉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他先后荣获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幼苗杯”乒乓球突出贡献奖、山东省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练员、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体委授予输送人才荣誉证书、青岛市优秀党员、青岛市劳动模范、李沧区优秀教师。事迹多次刊登在《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也曾连连称赞“像吴乃蝉这样的教练员全国少有。”
事迹正文
“已经选择了这行,就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这是吴乃蝉的人生信条,他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份豪言壮语,40年如一日,坚守乒乓球台,在一路艰辛的拚搏中,咬着牙坚持走自己喜欢的道路就,实现自己的金球梦——培养世界冠军!
迎难而上。“乒乓外交”激发了吴乃蝉的理想之梦,凭借对乒乓球的喜爱,1973年秋,他来到国棉八厂子弟小学(汾阳路小学前身),担任了临时乒乓球教练员。从此,每天学校亮的第一盏灯,一定是乒乓球训练室的灯光,清晨的烟墩山上,多了一位带领小球员们晨跑的年轻人。
按照吴乃蝉的训练计划,小球员分成3批练习,每人打20组,10个球一组。“乒乓、乒乓、……”,几个回合下来,小球员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如注。一天下来,吴乃蝉更是筋疲力尽、腰酸背痛,落下了腰肌劳损,有时腰都直不起来。家人劝他休息一天,他却说“不行!孩子们都在等着我呢,在家休息心里难受!”常常是第二天,歪着腰继续训练。感冒发高烧,对他来说根本不是病。
1978年,吴乃蝉的球队首次夺得一项青岛市少儿乒乓赛冠军;1980年4月的山东省少儿乒乓球赛中,他带领的八厂子弟小学获得8项冠军,一时被传为当时乒乓球教育界的奇迹;1981年,他率队夺得了青岛少儿乒乓赛4项冠军;1984年,吴乃蝉的球队又夺得山东“萌芽杯”乒乓赛8项冠军。《青岛日报》和青岛电视台报道了他的事迹。那时他33岁,还只是个没有任何编制、不享受任何教职工待遇的临时工,他却没有因此消沉或表现任何不满。
他挑破手上磨起的血泡,结成厚厚的硬茧;他掏出自己不多的生活补贴,化成孩子们的球拍、球衣和球鞋;他在孩子们熟睡后为他们测定脉搏,以确定科学训练强度,自己每天只睡5、6个小时。
1985年8月,原中华全国体育总局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为首的全国政协体育组到国棉八厂子弟小学视察工作,听了吴乃蝉的事迹汇报后,连连称赞:“唉,不简单,像八厂小学全体师生都会打乒乓球,人手一拍,全国少有;像吴乃蝉这样的教练员全国少有。”
听说了这件事后,原青岛市委书记刘鹏、原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亲自到青岛市国棉八厂子弟小学观看吴乃蝉教练的乒乓球训练工作,并对吴乃蝉的工作问题作了指示。1985年11月,有关部门批准吴乃蝉为正式教师。
永不言弃。从事乒乓球教练几十年来,家人都会问吴乃蝉这样一个问题:你到底图什么?每当被问到这句,他总是示好地向人憨笑两声,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
年轻时只顾着训练,不常回家干活,一时气不过的大哥曾亲手劈了他的乒乓球拍;父亲弥留之际,还挂念着32岁二儿子的终身大事;恋爱时看个电影,看到一半就坐立不安,对未婚妻说回学校看看孩子,一回学校就又投入了训练;能和爸爸出去玩,成为吴乃蝉的孩子从小的奢望,一起出去玩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几十年的汗水与奉献已将他的满头乌发变成了两鬓斑白,每天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不足十小时,可他工作的热情和努力丝毫不减,“别人工作的时候你工作,别人都休息的时候,你更要使劲拚!这样你才能比别人更强!”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凭借顽强的毅力,他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奋力拼搏、永不言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1976年吴乃蝉带领学生们获得第一个全市小学生乒乓球冠军至今,奖状已经挂满了荣誉室。吴乃蝉先后带领校乒乓球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荣获全国、省、市208个第一,银牌190枚,铜牌286枚,先后向国家一队、国家二队输送队员各1名,向省市专业队共输送队员60余名。
他训练的小将陈梦,13岁进入国家队,现已入选国家女子一队训练,参加各项世界大赛,屡获佳绩,曾获2011巴林世青赛女子团体冠军、混合双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2012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国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双打冠军。2013乒乓球亚锦赛女双冠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2012年教师节前夕,陈梦和父母一同回校看望吴教练,送上节日祝福,吴乃蝉终于实现了自己金球梦!
孜孜不倦。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书籍,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运用于教学实践,写出了大量心得体会。
“研究自己的工作,沉下心去琢磨它,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从教多年,使他得出了从“娃娃抓起”的乒乓球训练理论,注意从幼儿园4-5岁的孩子中选拔“苗子”。这套理论为青岛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少年乒乓球员。
他重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工作,自编一套乒乓球操,坚持在早操、课间操及乒乓球课时间操练,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山东省体委来学校检查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中得到了专家的公认,并在全省基层乒乓球活动中予以推广,并在区体育节中表演。
他发明了接球网,避免拣球之苦,同时练了学生的臂力、步伐和对来球落点的判断;他发明了接球架、拣球筐等提高了训练密度,节省了训练时间。器材的研究开发得到了省、市教体委教练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对省乒乓球特色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另外,他结合训练工作写出多篇论文,其中《从娃娃抓起从基础训练入手,形成传统与特色》、《关于乒乓球特色教育工作经验介绍》得到省级专家好评。获得“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术论文一等奖”的论文《培养少儿乒乓球队刍议》分别在省、市、区组织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术论文报告会上做经验介绍。曾应青岛市乒协之邀撰写了《两毫米革命看变化——浅谈40毫米乒乓球对运动员的影响》,得到了青岛市乒协领导的好评。
吴乃蝉先后荣获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幼苗杯”乒乓球突出贡献奖、山东省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练员、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体委授予输送人才荣誉证书、青岛市纺织总公司优秀党员以及李沧区劳动模范、李沧区优秀教师。
“天道酬勤”这幅字,用它来形容吴乃蝉的事业生涯最为恰当。或许这就是吴乃蝉教练的“所图所求”:埋头苦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