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纪雪芹,女,1979年11月出生,市胸科医院胸二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
23岁抗击非典,她是医院年龄最小的应急梯队队员;29岁抗击甲流,她是医院最年轻的应急梯队护士长;今年,40岁的纪雪芹作为队长,带领应急第二梯队收治青岛市及临近地市集中转移的感染病员,其团队成为收治病人最多的一个梯队。
勇担重任,带领收治病人最多的应急梯队。2020年2月12日,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青岛市及临近地市的感染病员统一集中到包括青岛市胸科医院在内的两所医院进行集中救治,而纪雪芹所带领的第二梯队,是收治病人最多的一个梯队。病患骤增,压力和工作量陡然增加,但纪雪芹和她的队员们咬紧牙关,一丝不苟地做好护理、防护等各项工作,同时细心照顾每一位病患。
2月15日,一名78岁高龄的老人住进了隔离病区。这位老人有脑梗、高血压等病史,腿脚也不灵便,不方便活动,老人也有很严重的紧张恐惧情绪。纪雪芹对老人格外关心,除了帮老人打饭倒水细心照顾之外,还经常陪老人聊天,协助她下床活动,以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经过精心的治疗,老人各项指标平稳,顺利出院。
第二梯队所在的隔离病区还收治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孩子年纪小怕生,对医护人员的救治也有些抵触。纪雪芹就带领下其他医护人员,轮流当起孩子的临时“妈妈”,她们对他保持24小时关注,治疗之余还跟他互动、玩耍。终于,病房响起来孩子快乐的笑声。孩子和医护人员们的互动越来越好,见到医护人员就很高兴,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主动配合治疗,最终也顺利治愈出院。
细心照顾患者的同时,纪雪芹对团队的日常护理、工作人员的防护等各项工作也极为细致。她特别关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以及穿脱防护服等,每一个队员她都要亲眼看到对方准确无误的走完每一个环节,才能放下心来。同时,纪雪芹也随时关注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经常开导大家,让队员们以平稳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如果发现队员们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她还主动替班,让对方去休息。
在纪雪芹和梯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除了迎来了一位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的消息外外,梯队的全体医护人员也实现了零感染。
看到采访,女儿理解了母亲的艰辛。应急任务说走就走,有时候甚至没有办法跟家人打个招呼。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刚开始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那么忙,她抱怨母亲进入隔离病区以后,每次与她每次通话都是以一句“我在忙,先挂了”便匆匆结束。直到她偶然在电视里听到了妈妈的声音,采访的片段里,纪雪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镜头推近,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印迹格外刺眼,深深的压痕里蕴含着的是她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女儿这才懂得了母亲防护服背后的疲惫和坚持,她在文章里写道:“我爱你,母亲。我等你平安归来。”读起女儿的文章,字里行间满是为她骄傲和自豪,纪雪芹的眼眶红了。
屡挑重担,勇做突发事件排头兵。20余年来,纪雪芹先后在急诊科、外科、胸内科、院感科、胸五科、胸二科等科室从事护理及管理工作,她努力磨炼自己的技术,并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
2003年的“非典”时期,年仅23岁的纪雪芹积极请战,义虽是梯队中年纪最小的成员,但她在那场生与死的考验中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抗击非典的经历,让她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之后的日常工作中不断精进技术,逐渐由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定点收治医院的应急梯队负责人。
2009年的“甲流”时期,纪雪芹以梯队护士长的身份,再次进入了熟悉的隔离病房。多年的经验和积累的技术让她即使在一线也依然能带领成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从生活上的护理到心理上的安抚,纪雪芹的团队在每一方面都做的很好,受到了患者们的大力赞扬。
在甲流之后,纪雪芹还参与过抗击埃博拉病毒任务等应急任务,在历次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发生时成为岛城阻击疫情的排头兵。
精益求精,坚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20余年的护理工作,纪雪芹一直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
纪雪芹所在科室曾经收治了一例继发性肺结核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患者肺功能很差,活动无耐力,二氧化碳潴留,需要长期卧床并持续吸氧。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该患者体力很差,自主呼吸能力不足,为康复治疗增加了难度。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纪雪芹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并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逐步摸索出一套帮助患者增强肺功能的呼吸操,帮助该患者显著改善了肺功能,自理能力明显增强。
纪雪芹还曾带领护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重新制定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使全科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实行统一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工作中,她注意观察,善于思考,解决临床护理难题,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如在科室建立护理工作温馨提示卡,方便患者及时配合治疗;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实行了患者压疮、防坠床、转科管理措施;为护士制作了护理工作提示卡,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曾获荣誉:青岛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青岛市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明星、青岛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