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视娥,女,1966年10月出生,即墨区段泊岚镇东尖庄村村民。
主要事迹
庭院里、大树下,锣鼓一敲、弦声一响,穿戴着行头的演员登场了……在即墨区段泊岚镇东尖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一场柳腔古装戏热闹开唱,地道的唱腔和浓厚的韵味赢得了戏迷们的阵阵喝彩。常来看他们演出的村民告诉记者:“这台戏的所有演员和琴师是一家人,他们家是地地道道的‘戏曲之家’,他们创立的沽河柳腔剧团在我们这可受欢迎啦! ”
今年54岁的李视娥是团长,李视娥的父亲、公公、姑妈、丈夫、儿子、侄女是演员,一家三代一台戏,常年参与即墨区送戏下乡义演,是当地很受欢迎的“庄户柳腔剧团”。李视娥的父亲、公公年轻时就爱唱柳腔,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组建了一个简陋松散的小剧团,农闲时就给村民唱两嗓子。李视娥耳濡目染,经常参与剧团的义演。她唱腔纯正,姿势优美,声情并茂,很快成为剧团里的“台柱子”。1986年,与丈夫王振生结婚后,夫妻俩更是“妇唱夫随”,成为当地的“草根明星”。
组建剧团全家上阵。2000年前后村里的柳腔剧团解散了,李视娥的心里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柳腔是他们全家的精神支柱,父辈为戏忙活了一辈子,而她和丈夫更是把柳腔当成一生追寻的梦想,剧团解散了,也就意味着从此无戏可唱。李视娥萌发了自己成立剧团的想法。在征得两位老人的同意后,为了把剧团办好,本不富裕的夫妻俩拿出多年的积蓄,购买了音响、服装、舞台、道具,成立了“即墨市沽河柳腔剧团”,一大家子凑起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剧团。
剧团成立后,李视娥的父亲就成了团里的“总导演”,从排练到登台,从伴奏到每个动作,老人家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为了唱好每一出戏,全家人经常聚在一起一遍遍地进行排练。丈夫王振生捧笙,公公司鼓,儿子王君发二胡伴奏,父亲唱老生,姑姑唱老旦,她则唱花旦,这些年他们演出的剧目有《穆桂英》《东京》《西京》《彩楼记》《钥匙记》《金镯记》《小姑贤》《割肉孝母》等数十部。村头路口、市集广场,舞台一搭,一家人义务为大家唱戏。为了让观众们过足戏瘾,经常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碰上逢年过节或是赶上集市,他们一演就是好几场。
勤学苦练送戏下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只看到演员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演员在背后付出的辛苦却鲜为人知。王振生说:“我和妻子都喜欢柳腔,特别是我妻子,整天曲不离口,不管是干农活还是拾掇家务,嘴里都不闲着。前些年,为了提高演唱水平,四处访友拜师。听说墨河公园晚上经常有柳腔名家演出,我俩就骑着摩托车去那里与戏友交流切磋,向老师学习请教,每天晚上要往返100多里路,既劳累又危险……”
然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能让这一家人放弃柳腔。说到柳腔给一家人带来的益处,李视娥说:“因为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所以一家人经常团聚在一起,在找到快乐的同时,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戏如人生,戏里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大道理。这也是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戏,要把柳腔传承下去的主要原因。 ”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剧团发展得越来越好,队伍一天天壮大起来,演出实力大增。 2013年,剧团协助央视纪录频道拍摄了纪录片《田埂上的绝唱》。近几年,即墨出台文化惠民政策,每年投入200万元资助1000场庄户剧团演出。有了政府的支持,王振生和李视娥传承柳腔的决心更大了。全家人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舞台车、演出道具等,在即墨文化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成立了即墨沽河柳腔剧团。沽河柳腔剧团现有演职人员20余人,有舞台车一辆,各种道具服装齐全,近几年在周边乡镇演出300余场,深受群众的欢迎。
传承柳腔不遗余力。除了排练和演出之外,李视娥的父亲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上个世纪,由于地方小戏种得不到重视,使得柳腔许多传统剧目的剧本失传,很多传下来的也限于口口相教。为了让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生机,10多年来,李视娥的父亲四处寻访,凭着自己多年的记忆,整理出了10多个柳腔剧本。他说,有了这些剧本,以后的孩子们学戏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说到传承,李视娥坦言,虽然儿子王君发生在柳腔世家,但因为时代不同、文化生活不同,孩子小时候并不太喜欢柳腔。为了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儿子8岁时,便让他学拉二胡,想不到一把二胡竟打开了孩子的戏曲之门。后来,儿子又学习了四胡,并考入烟台市艺术学校,学习“小生”行当。如今儿子已成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除了王君发之外,侄女李娜也爱上了柳腔,如今也考入艺术院校学习戏曲。看到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两代柳腔艺人都颇感欣慰。
“我们全家都喜欢柳腔,柳腔也让我家更加和谐美满。茶余饭后,父亲锣鼓一敲,儿子琴一拉,我和爱人就唱上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说这番话时,李视娥一脸幸福。桐华万里丹山路,雏凤清淤老凤声。每年近百场的演出,李视娥带领沽河柳腔剧团把即墨的美好乡音,传遍城市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