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  12月

15 李海青 敬业奉献

2020-12-10 08:47 来源:爱青岛

  人物简介

  李海青,女,1973年8月出生,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浦里社区阿明馒头店店长。

  主要事迹

  在崂山,一群朴实善良、心灵手巧的王哥庄人民,不断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使得王哥庄大馒头成为了崂山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崂山巧媳妇”李海青就是其中的一位。

  带头创业,勤劳致富走向小康。走进阿明馒头店,一股馒头香味扑鼻而来,两侧木架上摆满了刚出锅的大馒头,这些喷香的馒头出自李海青的巧手。谈起做馒头,她和丈夫已坚持了20年。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残疾人,结婚后为了生计就在租住的房子里用大锅蒸馒头,再到街上去叫卖。”每天一大早,她就忙开了,虽然现在用机器和面、压面能节省不少时间,但最重要的制作工序必须手工进行。一天忙碌下来,她的手腕、肩膀、颈椎总是隐隐作疼。“专供粉、山泉水、手工揉、铁锅蒸、木柴烧”,她凭借这项传统手艺让她的馒头深受欢迎,这也给他们增加了收入。

  2004年,通过近几年的奋斗,她和丈夫积累了经验,也有了一技之长,于是她和丈夫就租赁了馒头厂房,起名“阿明馒头店”。随后几年,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她的馒头店不断扩大规模,增加产量。近年来,为了把馒头产业做大做强,她每年邀请青岛有名面点大师进厂指导,使大馒头不断创新。如今,馒头店制作的花样馒头不仅在本地销售,还畅销各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每年春节前后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20年来风霜雨雪,她从一个普通的妇女,已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创业带头人。她的艰苦拼搏,也让她于2017年获得崂山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守正创新,传承面塑非遗文化。“一把剪刀、一把梳子,你想要什么造型的馒头我都能给你做出来。”巧媳妇李海青的手一捏、一揉、一搓,不出十分钟功夫一个活灵活现的面塑就做好了。

  她的手艺是跟着母亲和大姨学来的,逢年过节就会有村民来邀请母亲和大姨捏面塑。“龙凤呈祥”、“双龙戏珠”、“小老虎”、“燕子”、“福寿桃”等都是当年常见的面塑题材。在长辈们的心口相传下,李海青的面塑功夫越来越出色。除了长辈的严格要求,最重要的是她对大馒头工艺的热爱。当年,她的右手被机器所伤,受伤之后不敢再去碰机器,家里人也反对她继续做馒头,但每次看到花样馒头她就心痒痒,于是她决定重拾手艺,一直坚持到今天。

  如今,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经过传承与创新,加上自己本身技术的炉火纯青,现在的她只要看到好看的图案,基本就可以做得八九不离十,许多花样就连村里的老人都不会。她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私人订制”的服务,这也使王哥庄花样大馒头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中式蛋糕”。

  坚守初心,“崂山元素”走出国门。将崂山面塑继续发扬光大、向更多的人展现崂山面塑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传承崂山面塑的技艺,一直是李海青的愿望。

  2015年,她的“花开富贵”和“先翁品茶”作品被青岛美食协会推荐在北京食品博览会展览当中进行展览。2016年7月,她远赴法国巴黎并摘得中国非遗(巴黎)国际邀请赛金奖。2018年6月,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阿明馒头店作为指定的馒头供应商,为上合峰会设计了9个极富崂山地域特色的大馒头,并走进直播间,受到参会各国来宾的称赞;近年来,她数次在王哥庄大馒头比赛中斩获佳绩,她的馒头店也被授予“王哥庄大馒头优质商家”荣誉称号。通过不懈努力,她让崂山面塑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也充分展现着王哥庄人的匠心。

  李海青说:“除了做好馒头,我更要把面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每年她会定期让学生到店里学做馒头,给他们讲面塑文化;她经常性举办公益培训,并送培训进学校课堂;她积极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传承了500多年的王哥庄大馒头文化传承下去。”

  此外,“青岛市创业带头人”李海青还有一颗奉献他人的爱心。她的馒头店,每年为当地20多位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为当地创造了社会效益。同时,她还定期到社区贫困家庭中看望贫困老人,每年“六一”期间都带着礼物到幼儿园看望孩子。疫情期间,她为社区捐赠馒头、点心、蛋糕、水等物品,为疫情防控贡献着企业力量。

  百年的经典,是匠心的传承。李海青秉承得天独厚的自然基因,传承不可复制的乡土文化,她和其他乡贤共同为山海小城注入了激情与活力,也为小城的特色产业发展、非遗文化传承、居民的增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曾获荣誉

  2014、2015、2018年,获得王哥庄大馒头比赛金奖;2016年获得中国非遗美食(巴黎)国际邀请赛金奖;2017年获得青岛市崂山区“劳动模范”称号。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