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哎呀,我觉得现在的状态特别得好,让我们趁热打铁,进入到下面一个辩论环节——超级辩论。
在超级辩论这个环节,我们会请上一位神秘嘉宾,而这位神秘嘉宾是两届国际大学辩论会的最佳辩手,赶紧用我们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请出黄执中教授。
黄执中:双方辩手你们好,这场比赛打得很精彩,刚好我跟两方也都认识,所以害我第一次也很紧张。OK,同样,老规矩,我对大家问的问题会问得慢一点。一样,因为是A组的比赛,所以如果你们在回答的过程当中,内容有偏掉的地方,我会打断你,而且还会追问。OK?
好,我们先从正方开始。我想请问一下,我还是以刚才反方提到过的观念,青春偶像,像我们崇拜周杰伦或崇拜拿破仑有一个差别,是因为很多时候青春偶像是一个商品,你同不同意?
陈劲晖:我同意他们经过了包装。
黄执中:他们是一个商品的逻辑。可是那我想问一下,商品在贩卖的时候,当然会区隔出顾客的需要。我们有时候如果遇到一个状况,就是我贩卖这个偶像的原因,不是因为他那么地好,而是因为他可能是一个反英雄,或是一个叛逆,就是我不是因为好而受欢迎,是因为我可能态度很嚣张,或者是来自于我的某些叛逆的行为而受欢迎,这样造成了某一些孩子而崇拜我,这种行为会不会发生?
陈劲晖:如果一个偶像是坏的,比如说他爱吸烟,比如说他爱上夜店,这个版面就会选择批评他、谴责他。
黄执中:等一等,可是他正是因为爱吸烟和爱上夜店,才会有一群这样的粉丝。我说过了,因为市场是区隔的不是吗?
陈劲晖:是。
黄执中:如果你不爱吸烟,不爱上夜店,你会去支持刘德华,对不对?
陈劲晖:对。
黄执中:可是你之所以会支持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你爱自拍,或者是爱上夜店,或者是爱吸烟,对不对?
陈劲晖:对,可是孩子是有理性去判断的。
黄执中:这时候完全是理性的,因为我就是喜欢他的坏,对不对?这是不是理性?
陈劲晖:可能他的心智成长选择上错误了,引导他。
黄执中:他是口味的问题。
陈劲晖:对。
黄执中:他是口味的问题,不是什么错误,对不对?
陈劲晖:对。
黄执中: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对那些偶像而言,他的坏不再是压力了,是他的卖点。
OK,那换另外一个角色来问你好了,在你们前面的时候有提出过一份资料,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八成以上的小孩子在偶像崇拜的时候,你们认为他不会投入过多的金钱跟时间。
陈劲晖:是的。
黄执中:那这个所谓的“不会投入过多的金钱跟时间”,这份资料,这个“不会投入过多”是谁来判定,是访问的那个人觉得他不会投入过多的金钱跟时间吗?
陈劲晖:是那个访问的人决定的。
黄执中:是那个访问的人,那访问的人有偶像崇拜的小孩?
陈劲晖:不是,是那个心理学家。
黄执中:那个心理学家访问谁?
陈劲晖:访问小孩。
黄执中:问他说“你有没有投入过多的金钱跟时间?
陈劲晖:不对,是问他你投入多少钱。
黄执中:投入多少钱跟多少时间?
陈劲晖:是的。
黄执中:那这个多少钱跟多少时间有没有过多,由那个心理学家做判断。
陈劲晖:是的。
黄执中:那那个“过多”的标准是多少?
陈劲晖:我不清楚那个心理学家的报告显示孩子如果超越这个金额的话,就是那一个崇拜过度的情况。
黄执中:那原则上我们是相信他的标准是可以接受的。
陈劲晖:是的。
黄执中:OK,我了解。萧淑慎是因为她吸毒受到谴责对不对?
叶贞均:是。
黄执中:而她的谴责相对于一般人的吸毒,这个谴责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认为她是一个偶像,对不对?
叶贞均:可以这么说,因为青春偶像所背负的道德标准是比常人高的。
黄执中:是,所以如果孩子做好事,我们跟着他做,对不对?不是因为孩子喜欢做好事,是因为孩子喜欢偶像,对不对?
叶贞均:有两种可能:第一,就是因为他喜欢那个偶像,第二是因为那个偶像所做的事情是符合他所认同。
黄执中:两种都有可能。
叶贞均:是符合他所认可的行为模式。
黄执中:没有错。那所以当偶像去吸毒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可能,一种是像你说的,我吸毒,是因为我本来就想吸毒。第二种可能,我吸毒,是因为我的偶像吸毒。对不对?就跟做好事是一样的道理。
叶贞均:有可能,但是我要解释,因为凡事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的,我们看到青春偶像崇拜,做好事的时候有些人去跟随,这些例子是对方否认不到的。当然,也有青春偶像做坏事孩子去跟随,这些例子我们也否认不到的。但是我们今天所看这个辩题,我们所采取的角度是一种价值的选择,对方认为成长的过程必然是万无一失的,不可以跌倒,就只有康庄大道。但是对我方而言呢,成长的过程必须要有风雨,要有彩虹,必须要有阳光,有黑点,这样孩子才能摸索出自己的未来呀。
黄执中:OK,很好,那我没有别的问题了。那接下来是问反方一辩,谈恋爱是理性的吗?
易筱凡:谈恋爱说句实在话,是感性的。但是那样一种就是不理性,是我们可以承受的,但是青春偶像的话。
黄执中:所以,谈恋爱的不理性是我们可以承受的,为什么?
易筱凡:因为爱情是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必需的一部分。
黄执中:爱情是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谈恋爱的不理性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对不对?
易筱凡:而且我觉得。
黄执中:我先问这个结论是对还是不对的?
易筱凡:谈恋爱可以承受。
黄执中:好,也就是说,我把你的话简单一点,如果这是一件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即使它有一点不理性,就算是谈恋爱是很不理性的,我个人认为谈恋爱相当不理性,那对你而言,你也觉得这是值得的,这并不会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对不对?
易筱凡:它是值得,但不一定利于成长哦。
黄执中:你觉得一个人谈恋爱会不利于他的成长?没谈过恋爱利于他的成长?
易筱凡:如果他特别的痴迷,特别的疯狂,我并不认同这种谈恋爱的方式。
黄执中:你认为一个人这辈子有特别痴迷或疯狂地爱上一个女的或男的,是不利于他成长的,一辈子没有痴迷地爱过或疯狂地爱上一个女的或男的,是有利于成长的?
易筱凡:不对,应该看他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用自己的理性控制好,如果我特别爱一个人,甚至到骚扰他的地步,我觉得这并不利于的。
黄执中:我懂。可是很多时候,在他恋爱中,觉得是理性的行为,不好意思,因为时间不够,我留给下面这位。
易筱凡:好的,谢谢。
黄执中:以你们今天举的例子来说,在风雨当中或者是在上课途中,为了等待偶像,在那边等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就你们而言,这是非理性的。
陈铭:这听起来不是一个很理性的行为。
黄执中:不是一个很理性的行为。任何一个谈过恋爱的男生有没有在外头等女朋友逛街等两三个小时。
陈铭:我有过。
黄执中:都有过。你觉得这样的行为是理性的吗?
陈铭:不太理性。
黄执中:也是不太理性。可是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值不值得?
陈铭:像这样的爱情对孩子来讲不太有利。
黄执中:你谈恋爱的时候是个孩子还是是个成人?
陈铭:我当时已经比较理性了。
黄执中:你当时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孩子?
陈铭:不对,其实黄老师的意思问得很好,就是爱情是人生一个特殊的状态,是一个充满感性的状态。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价值倡导的时候,我们会说希望一个人去理性的负责任的爱一个人,因为我们会发现感性的爱情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会给双方带来比较长久的痛苦。
黄执中:也就是说,即使崇拜这种行为,它的本质是非理性的。
陈铭:这可能是来自于一个很理性的人,可惜的是这个辩题后面还有一个词是“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不要早恋,因为这个伤不起。
黄执中:好,你这样子让我必须要换一个话题,这是很棒的回答。来,我们换一个。在我们刚才的讨论当中有提到,就是因为你们双方对于定义争夺了很久。
陈铭:对。
黄执中:我确认一下你们这边的一丝犹没有听错,你的意思所谓的崇拜,意思就是指非理性的才叫崇拜。
陈铭:我们崇拜的比较完整的表述是,容易陷入比较疯狂的追逐和迷恋。
黄执中:好,也就是说,所有有理性成分的部分,可能叫做榜样,可能叫做效仿,可能叫欣赏,就不是崇拜?
陈铭:理性的学习和借鉴,是一个从崇拜中逐渐抽离的过程。
黄执中:所以你们在这场比赛当中,只想讨论非理性的崇拜,因为只要有理性就不会是崇拜,是这个意思吗?
陈铭:这不是我们想讨论,而是我们客观地叩问自己内心“崇拜”这个词和我们深入了解它的学术意义的时候。
黄执中:你们客观地想讨论的就是非理性的崇拜。
陈铭:这个表述很棒。
黄执中:OK,我理解。那我很好奇的是,也就是说如果你们今天所讨论的都是所有非理性的案例才会在你们讨论范围内,也就是说你们认为希望对方,你的对手所证明的,就是非理性的行为依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是不是这个意思?
陈铭:黄老师,还是一样,刚才我中间有一个很核心的词您可能漏听了,叫做“容易”。就是它不必然,但它很容易,崇拜这件事儿不必然就一定丧失理性,但它很容易进入到那个状态,在辅以孩子这个理性框架,本来就尚未健全的孩子来讲,就把这个作为一个扩散效应,这个才是我们今天论证的论点。
黄执中:OK,很好,谢谢双方。
更多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