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张翠云 助人为乐

2017-12-19 17:27 来源:爱青岛
  

  人物简介

  张翠云,女,1980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济南铁路局济南车辆段青岛库检车间设备组工长。

  事迹概述

  2000年8月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车辆专业)毕业后进入青岛车辆段货修车间工作。18岁那年,还在济南铁路机械学校上学的张翠云,开始了第一次义务献血,毕业后到青岛工作,她也经常无偿献血,截至目前,献血量累计达2400毫升。2014年一次献血时,张翠云看到了一份“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活一个生命”的宣传资料,便登记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中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6年2月,她又进行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捐献。张翠云先后荣获“巾帼十佳标兵”“先进女职工”“检修状元”“最美党员”等荣誉称号。

  事迹正文

  2017年8月,张翠云突然接到青岛市市北区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她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张翠云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答应捐献。然而,就在这个月的职工健康查体中,张翠云发现有乳腺结节症状,她将情况报告给青岛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得知并不影响捐献。即便如此,为了捐献出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原本应该服药治疗的她,毅然决定先捐献后再服药治疗。 接到通知后一个月里,从高配到体检,复杂的配型流程格外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很多人以为要抽骨髓,觉得很恐怖,包括张翠云的家人也担心会对身体有影响,起初丈夫并不支持她这么做,担心造血干细胞抽出去后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张翠云却说自己捐献只是可能会影响健康,但要不捐可能另一个孩子连生命都没有了。见张翠云态度坚定,丈夫也从一开始的反对到慢慢支持,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家务,变着花样调剂饭菜口味,帮助张翠云把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因为害怕家里长辈担心,张翠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瞒着家里长辈进行捐献。打动员针的四天期间张翠云出现了浮肿,腰酸背痛的现象,丈夫特地请假赶到济南,因担心张翠云的身体,丈夫背着她偷偷抹了好几次眼泪,但表面依然谈笑风生,陪着张翠云一起坚持着,配合医院做着各项工作。10月13日,张翠云在齐鲁医院,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共捐献出193毫升造血干细胞。当晚11时28分,经过医生一系列的检查之后,造血干细胞成功输入到小患者的体内,没有出现不适反应,生命在大爱中得以延续。

  同舟共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工作中的张翠云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把设备组管理得井井有条,起到了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学习设备管理、机械原理、电气理论知识,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12年被段任命为青岛库检车间设备组工长。济南车辆段全段2300余干部职工,女职工人数仅占全段人数不到八分之一,在这样一个基层铁道车辆检修单位,张翠云是唯一一位女性车间工长。张翠云每天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检查调整和加油润滑工作,从基本的维护保养做起,做好每一次巡检,填好每一张记录,做到设备状态了然于心。工作中不分份内份外,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以热情诚恳的工作态度,尽心、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

  张翠云的丈夫黄义虎也是一名铁路职工,是火车上的车辆乘务员,工作中精检细修、独当一面,是单位的生产骨干。平时每四天出乘一次,丈夫出乘期间,照顾女儿和家里老人的担子就落到张翠云一人肩上。而丈夫黄义虎也特别孝顺,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但心思特别细腻,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只要退乘在家,都主动探望双方父母,每次全家人一齐吃饭,他总是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让她们多吃点。上街时,会惦记着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新鞋子。为了让他们身体健康,经常会买些水果、钙片等营养品,让老人增加营养、滋补身体。婆婆身体一直很差,以前工作时脚受过伤,行动不便,还患有糖尿病,一直吃药治疗,对饮食有很大要求,考虑到这一状况,只要一休班他都会给父母买菜做饭,待在父母身边,照顾母亲的出行。前段时间公公因神经性纤维瘤住院治疗,他忙前忙后,给父亲喂饭喂药。父母的病花销大,孩子小,又正是花钱的时候,家里压力大,可他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影响工作,除了这次因捐献造血干细胞到济南陪护外基本上没请过假。

  言传身教,与女儿共同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大人的所作所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张翠云和丈夫重视对孩子兴趣特长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陪她做手工制作、模型拼插,培养她的动手能力;陪她看课外书籍、上特长班,陪她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女儿不负众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在第六届“齐鲁情”山东省校园学生才艺展示大赛获得了街舞比赛一等奖,双排键比赛三等奖及IAP中小学生综合竞赛英语科目的金奖。在孩子的不断努力下,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的她被评为学校的大队长。在知道张翠云要去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救助和她同岁的小男孩儿时,她送了妈妈一本书《35公斤的希望》,她希望妈妈此行顺利,希望那个和她同龄的小男孩儿能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校园。妈妈手术回来后,发现女儿比以前更懂事了,不仅自己的书包自己提,还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妈妈的事迹和照片时,除了打电话叮嘱妈妈注意身体外,还说为妈妈感到骄傲,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帮助他人。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