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 让贝壳回家"知识竞赛填空题库

2018-02-26 10:21 来源: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题库来了!

  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青岛贝壳博物馆、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知识竞赛活动已经正式启动了!

  在11月13日-12月3日这段时间里,青岛西海岸新区所有中小学生将通过线上答题、线下决赛的形式参与竞赛。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独家发布本次知识竞赛题库,赶紧收藏起来吧!

  题库分为选择题库和填空题库。来看看填空题,答案已经填好了,是不是又涨知识了吧!

  填空题

  1、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类之王”。其中,“砗磲”的读音是(chequ)。

  2、芋螺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海洋生物,其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又叫做(鸡心螺)。

  3、“以蠡测海”的“蠡”字指的是《旧唐书·音乐志二》:“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其中,以蠡测海的“蠡”字读音是()声。

  4、佛家的8大吉祥物分别是: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其中“螺”指的是四大名螺中的(大法螺)。

  5、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称为(螺钿)工艺。

  6、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其中,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

  7、螺钿的镶嵌工艺技法非常丰富,通常可分为硬钿、软钿与镌钿三大类。其中,将螺贝制成薄如纸的工艺技法,则为(软螺钿)。

  8、螺钿一般多施于珍贵的硬木家具上,比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其中以(红木)居多。

  9、将牡蛎壳烘干后研磨成细粉,可以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牡蛎的中药名叫做(煅牡蛎)。

  10、牡蛎的别称为蛎黄、生蚝、(海蛎子)。

  11、据食品营养检测,牡蛎含蛋白质50%以上,而脂肪仅有7%-8%,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素有“海底(牛奶)”的美誉。食用牡蛎可防止皮肤干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分解黑色素,是难得的美容圣品。

  12、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题句。

  13、最早从冰层下成功地穿越北冰洋的美国核潜艇叫“(鹦鹉螺)”号。

  14、世界四大名螺中的(鹦鹉螺)被古生物学家习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

  15、诗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描述了用(鹦鹉螺)做的酒杯。

  16、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的“大者如箕”“如白玉”指的是(砗磲)贝。

  17、(珠海)歌剧院是中国第一座建在海岛上的歌剧院,也是继悉尼歌剧院之后的另一个海上歌剧院,其中采用了“日月贝”的设计元素。

  18、毛蚶的俗称是(毛蛤蜊)。

  19、“毛蚶”的“蚶”的读音是(han)。

  20、“赑屃”二字的拼音是(bìxì)。

  21、现存鹦鹉螺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2个海域。

  22、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

  23、贝壳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叠成,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

  24、绮蛳螺的“蛳”读音(si)。

  25、(斑彩石)是加拿大的国石,被称为地球上最昂贵的生物宝石。

  26、世界最大的鹦鹉螺建筑——东方影都座落在山东(青岛)。

  27、像蚂蚁爬鼻的钱叫做(蚁鼻币),是贝币的高级形态,战国楚、鲁地区的铜铸币。

  28、有着“千金易得,一贝难求”美誉的海螺是(绮蛳螺),在十八世纪时,其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要高于红宝石。

  29、人类对贝类的研究,始于20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30、唐代的鹦鹉螺酒杯是在(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出土的。

  31、中国的四大海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2、(大连)是我国贝雕的发源地,素有“贝雕工艺摇篮”之称。

  33、(龙宫翁戎螺)被称为贝壳界中的金字塔。

  34、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的名字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

  35、我国最大的产盐省份是(山东)省。

  36、我国面积最大的珊瑚岛是位于西沙群岛西部的永兴岛,面积为1.85平方千米。面积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37、郑和()次出使西洋。

  38、我国的内海是(渤海),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

  39、我国最北面的出海口在(图门江)。

  40、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 ) ,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的主权争端遂由此产生。

  41、《论衡》是我国东汉无神论者(王充)(公元27—97年)撰写的一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他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42、因其提出“高潮间隙”理论以及海陆变迁等规律而被称为我国古代海洋学家的是北宋(沈括) ,其代表著作为《梦溪笔谈》 。

  43、我国最早的海洋高等学府是山东海洋学院,后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44、1985年2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上胜利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45、我国沿海海岸线(包括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两部分)最长的是哪个省?(广东省)。

  46、我国最大的半岛是(山东)半岛。

  47、我国什么时候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动中。( 北宋 )

  48、“海里”是计量海上距离的长度单位,1海里=(1.852)千米。

  49、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0米/秒,在海水中传播速度却达到( 1480 )米/秒,大约是空气中传播速度的4.5倍。

  50、联合国于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 Day)。

  51、中国最早记录海洋神话的书是( 《山海经》 )。

  52、南极”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典籍( 《山海经》 )。

  53、(胶莱运河)是元代初年挖通的一条打通山东半岛、连通胶州湾与莱州湾、取直海运通道的连海大运河,是世界上第一条大型连海大运河。

  54、(锥螺)是治疗痔疮的有效药。

  55、(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一种生物。

  56、象牙贝属于多板纲、头足纲、腹足纲、掘足纲、双壳纲中的(掘足纲)。

  57、(芋螺)可以蜇人,喷射的“鱼叉”能够瞬间刺穿人类的皮肤。

  58、在我国,龙宫翁戎螺的主产地是(钓鱼岛)。

  59、(鹦鹉螺)在暴风雨过后的夜晚会成群结队的漂浮到海面上。

  60、(石鳖)的牙齿由磁铁矿组成,这是由有机体组成的最坚硬的材料。

  61、蜗牛分泌的粘液的作用有作为粘贴剂、(润滑剂)以及补水。

  62、全世界,芋螺的种类大约有(500)种。

  63、世界上个体最大的陆生蜗牛是(非洲大蜗牛)。

  64、章鱼有(8)只可收缩的腕,每只腕上有大脑的神经元。

  65、章鱼的血是(蓝色)的。

  66、鹦鹉螺自身可以生产气体,通过肌肉的收缩将气体排进气室,从而控制在海中的上浮和下沉,这种气体是(氮气)。

  67、砗磲与虫黄藻之间的生态关系是(共生)。

  68、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丰富,作为货币的天然海贝供不应求,于是出现了仿贝的现象,其中金属( )仿贝的出现和应用标志着中国金属铸币的开始。

  69、唐代诗人苏鹗在《苏氏演义》中记载有:“魏武帝以玛瑙石为马勒,( 砗磲 )为酒碗。”

  70、(可燃冰)是一种固态的天然气。

  71、(天然气)被西方学者誉为“21世纪能源”,今后将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

  72、四大荣光芋螺分别是海之荣光芋螺、(印度洋荣光芋螺)、孟加拉荣光芋螺和大西洋荣光芋螺。

  73、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30)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74、因其提出“高潮间隙”理论以及海陆变迁等规律而被称为我国古代海洋学家的是谁?(沈括)

  75、我国最早的海洋高等学府是哪一所?(中国海洋大学)

  76、我国于哪一年加入《南极条约》?(1983年)

  77、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在哪一年?(1999年)

  78、拥有“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和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国字号金名片的是哪里?(长岛)

  79、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创作的著名海洋童话是哪一部?(《海的女儿》)

  80、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说家是哪一位?(凡尔纳)

  81、中国最早记录海洋神话的书是哪一部?(《山海经》)

  82、中国作家中被誉为“大海的女儿”的著名现代作家是哪一位?(冰心)

  83、我国第一张海洋歌曲CD和盒式录音带于1998年5月是由哪家单位和中国出版社音像部联合制作出版的?(国家海洋局)

  84、世界上第一个环球航行的探险家是谁?(麦哲伦)

  85、美国“鹦鹉螺”号潜艇的名字来源于哪位作家的小说?(笛福)

  86、龙宫翁戎螺主要吃什么?(藻类和海绵)

  87、贝币何时退出历史舞台?(秦始皇统一六国)

  88、砗磲的捕食对象是什么?(浮游生物和藻类)

  89、世界上最大的软体动物是(大王乌贼)。

  90、蜗牛用( )呼吸。

  91、(贝丘)又称贝冢,是史前时代人们捕食的贝类堆积遗址。

  92、北迁贝丘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93、北迁贝丘遗址主要经历了2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和进入历史记载时期的西周、春秋阶段。

  94、贝类的摄食方式有滤食和(捕食)。

  95、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低等→高等,由( 水生 )→陆生。

  96、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

  97、2亿多年前,古喜马拉雅海由于(造山运动),海底变成高山。因此,生活在海洋底层的菊石就呈现在地面上。

  98、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类是(软体)动物。

  99、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航海途中,由于(船蛆)的破坏,他的船受到严重损坏,不得不停在了加勒比海。

  100、章鱼热衷于吃虾、蟹等,是因为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都富含(虾青素)。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