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孙祥恩,男,中共党员,生于1982年9月,市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团委副书记。青岛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肛肠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曾获青岛市第三届“健康杯”创伤急救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干部。
事迹概述:
7月31日上午10点12分,市南区人民医院急救站接到120指挥中心急救任务,在距离青岛20海里的油轮上,一位外籍船员突发疾病昏迷。3分钟后,孙祥恩率领急救站医务人员紧急出动,在之后长达3个小时的紧急救援中,他们登上20米高的油轮,并通过吊篮将患者转移到救援船上,下午1点20分顺利送达市立医院东院区救治。据了解,这是一名印度籍船员,因在密闭空间进行油漆作业中毒,目前已平安出院。
事迹正文:
7月31日上午10点12分,市南区人民医院急救站接到120指挥中心急救任务:“有名外籍船员海上作业突发疾病昏迷,需要出海急救。接到急救通知3分钟内必须出车。当天,值班的急诊科副主任孙祥恩马上组队行动,带上急救箱、心电图机、担架还有必需的药品。他们都有多年出海急救的经验,知道一般出海任务时间较长,有一次他们从上午10点出发救援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回来。所以既要赶紧上厕所“轻装上阵”,又要备好一瓶水和一点方便的零食,以备时间较长及时补充体力。10:15分,急救人员出发;10:21分到达八大峡友谊码头。此时,救援船正好赶到,一行四人马上上船赶往油轮停靠地点。
在这之前,孙祥恩掌握的信息只有一条:外籍船员作业时突发疾病昏迷。患者年龄多大?性别?究竟是什么导致昏迷?这些都一无所知,只能一边跟时间赛跑一边核实。登上救援船后,他马上通过船上的对讲机和油轮取得联系,通过船上唯一一名中国人了解到:这是一名男性船员,是在喷油漆时吸入有毒气体昏迷的,现在意识一会清醒一会昏迷。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医疗知识有限无法诉说太清楚,再加上对讲机的限制,孙祥恩赶紧指导对方对病人初级救治,他们最迫切的是,希望急救人员尽快赶到船上看看是否能转运救治。
救援船以将近20节的速度前行,船上的急救人员屏住呼吸。孙祥恩下意识地看了看航海地图,从码头到油轮所在海域有20海里,就算以这样的最快速度也得一个多小时。
中午12点左右,救援车终于到达油轮。这艘油轮有20多米高,患者就躺在这上面,孙祥恩马上脱下白大褂,临时找到一件救生衣,减负往上爬,他甚至都忘了自己曾经有恐高症,曾经连7楼窗台都不敢靠近。心里默念着船长的妙招“千万别往下看”,先经过一段没有扶手的软梯,再爬上相对好走的扶梯,最后一个翻身到了船内。
“船上的温度非常高,我的鞋刚站上去感觉像是被晒化了一样,打滑。”孙祥恩说,一进船仓他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油漆的味道,昏迷的船员躺在地上嘴上已经吸上了氧气。据了解,事情发生在9点10分左右,该船员在密闭空间喷油漆时突然昏迷,幸亏发现及时,被紧急拖出来后就没有了意识,船上有自备氧气筒,他们马上给患者吸上氧气意识时好时坏。距离出事已经两个多小时,孙祥恩边了解事情经过边检查:患者双侧瞳孔正常、四肢神经反射正常、呼吸平稳,但意识时好时坏,在对身体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下,表示可以转运救治。
他们通过海上的吊篮将患者和孙祥恩四人全部转运到了救援船上,一直待命的护士马上对患者开辟输液通道进行药物治疗,继续改善通气,很快,患者意识慢慢复苏,可以进行简单交流。
中午12点半左右,搭载着船员的救援车开始返航。孙祥恩马上和120指挥中心联系反馈目前船员情况,并请求联系能接收外籍船员救治的医院。与此同时,救援船船长也在紧急对接更改停靠码头。因为按照出海救援的要求,从哪里出发救援救援船就要再回到哪里,但船员要送到市立医院东院区,就要临时更改停靠到更方便的奥帆中心码头。
很快,市南区人民医院的120急救车也从医院马上出发赶到奥帆中心等候,救援船航行40分钟后,到达奥帆中心码头,下午1点20分,患者被顺利送进市立医院东院区,经过治疗观察后平安出院。三个小时的海上救援顺利完成,孙祥恩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样的海上救援市南区人民医院每年都会发生,急救人员早已练出了一身不晕船不恐高的本事。
这就是孙祥恩的使命与信念,在患者生命安全需要保障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冲在了最前面,与时间赛跑,倾尽全力救助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