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  1月

25 刘正志 敬业奉献

2020-02-17 17:08 来源:爱青岛

  人物简介:

  刘正志,男,1961年8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党员,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峰山西社区居民。

  事迹概述: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刘正志是一名扎根乡村的医务工作者,从1979年至今,他在乡村医疗救助的工作岗位上已有40个年头了,18岁那年得知本村医疗水平差、想到“治病救人”也是发挥自我的一条出路,他毅然踏上自学考试的求医路,并完成了山东省中医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为当时崂山区唯一一个拥有高等学历的乡村医生。多年来,他曾全年无休,为了更快提高自身医学素养,刘正志常常晚上挑灯夜战到凌晨前后,同时结合实践,利用三年时间将一本厚厚的《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全部输入到电脑中使临床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先后考取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率先适应医改,为家乡乡村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40年来,他的工作室从不足15㎡的单间卫生室到140㎡的一体化卫生室,从手写档案到电子病历,从单纯的“望、闻、问、切”到“街居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这其中体现了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更有一代医务工作者默默坚守的奉献精神,而刘正志也恰好是执行者、见证者,居民是参与者与受益者。

  事迹正文:

  回忆起当年骑着自行车背着药箱行走在乡间羊肠小道出门问诊的经历,刘正志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年代乡间的小路狭窄崎岖,有几次问诊的途中,不小心滑倒,药物洒落一地,可一想到还有病人在等着他,赶忙爬起来,继续赶路。40年行医路弹指一挥间,不是科班出身,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既要有敢闯敢干的劲头、又要有心思细腻的医学态度,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深深的印在刘正志的脑海里,而如今,社区医疗卫生水平飞速提高,老百姓看病就诊更加便利,想到这些,刘正志说自己的付出又都是值得的。

  “从医路”——梦想的转折点亦是起航点

  刘正志是个聪明人、脑瓜灵活也勤奋好学,考上大学、改变命运也是他的奋斗目标,1979年,18岁的刘正志参加了高考,然而由于高考前的一年半时间里,他长期处于失眠状态,考试也因2分之差无缘大学,正在他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支部书记提议让他留在村里当一名乡医,想到那个时候村里医疗救助条件差,很多人求医困难,而自己也可以借此养家糊口,自此开始了他的行医路,那一年,他也结识了自己的爱人当时在村里的女乡医王同勉,1983年两人结婚,此后也作为乡医夫妻档工作在治病救人的一线,接下来,刘正志扎实钻研医书教材、理论结合实践,被他诊治过的病人以及得到的认可越来越多,刘正志发现自己越发的离不开这一工作岗位,也将继续进步。

  勤学苦读迅速成长为一名口碑相传的乡间名医

  58岁的王先生一直有头晕的毛病,多年来,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在他刚刚联系到北京的一家大医院准备去就诊前听人介绍到,在青岛崂山王哥庄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刘姓的乡医在中西医诊疗方面鲜有成效,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拨通了刘医生的电话,在见面问诊后,刘医生先给他临时开了倍他司汀、利多卡因静滴缓解了症状,嘱其明天一早来开中药。后来经过对王先生的详细分析、检查、为他开制了主治的中药,而这一次的问诊,竟解除了王先生多年来的疾病苦扰,也恢复了干事业的信心。此后王先生还介绍了别的病友前来诊治。这里所说的医生就是王哥庄街道峰山西社区的刘正志,近年来,像这样慕名求医的患者越来越多,刘正志的接诊人群,从幼儿到老年、从本社区居民到周边社区再到本市、外市、外省。诊治的内容也涵盖了全科医学的范畴,当然拥有今天的医学素养,并非一朝一夕练成的。

  从医40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吃过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最初他和妻子的工作的医务室不足15㎡,有时候楼上有人行走,墙顶不时会掉下泥渣,慢慢的他们的工作室又扩展到20㎡、50㎡、在艰苦的条件下,刘正志学习医学的劲头从没有削减,以求知若渴的态度不断激励着自己,有一次,刘正志在镇供销社发现了两大本《实用内科学》,一共是16.9元钱。当时,刘正志身上只有5元钱,他就找旁边开小卖铺的亲戚借了12元,买下了这本书。而在当时,他每天的工分是六毛钱,这两本书的书钱等于自己一个月的工分。刘正志得知崂山区中草药资源丰富后,在1986年开展了中医业务,在了解到,社区周围的山上共有58种中草药,他上山采了5年的草药。为了方便查阅、快速进步,刘正志在3年时间里,把厚厚的一本《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全都输入到了电脑中,这本书涉及到的临床各科465种疾病的诊断参考等内容,都被他一一分类标注。多年来通过个人的努力,他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在临床上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足、通过实践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2012年春天,刘正志夫妻俩搬到了崂山区政府和社区共同投资筹建的一体化卫生室,面积达到了140㎡,共有7个房间,增加了信息资料室和中医理疗室等。他的医术逐渐得到了患者的认可,除了本社区,周围社区的居民都纷纷前来求医,不足1000人的村庄,卫生室的年门诊量达到2万多人次,签约量达到2000多人,而平常坐诊到两三点才吃上中午饭对刘正志夫妇来说是经常的事,为了整理患者档案,他常常要晚上工作到凌晨后。多年来的从医经历,也让刘正志对祖国医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敬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畏惧古往今来医学大家们对辩证施治、理法方药的严谨态度、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也激发了他更大的潜力。

  甘于奉献“医德为先

  刘正志和妻子作为夫妻档工作在一线已有40年时光,这期间,有时候工作忙,常常对两个女儿疏于照顾,有时候他们饿了只能先吃泡面和火腿肠。峰山西社区有居民仅900多人、而到2018年为止社区卫生室的门诊医保签约量达到了1700多人、签约率为约190%。距离最近的一次统计,2017年卫生室的门诊量达到了16000人次、平均门诊量45人次/日,刘正志全年没休过一天假。由于门诊量大、白天忙于临床及居民慢病查体,公共卫生的数据录入等工作只能在晚上加班加点的干,每天晚上能十一点回家吃饭、凌晨一点之前睡觉就很满足了,在这期间也常常会有被患者半夜敲门叫醒问诊的经历。

  2012年10月份一天晚上11点左右,辛苦一天的刘大夫早已进入梦乡,突然自家大门被敲得咚咚响,刘大夫开门一看,一帮人拥簇着一位60多岁的妇女,原来是邻村的一位高血压患者。患者闭着眼不停地呕吐,自述头痛头晕、眼花。经过刘大夫紧急检查,发现患者血压高达210/124mmHg、心率大于100次/分钟,瞳孔等大、双下肢能抬举,凭借多年经验,刘大夫诊断该患者为“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时可发生脑血管意外,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当时卫生室没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针剂等,时间就是生命,刘大夫当机立断,选用了硝苯地平20毫克含服、安定5毫克静注、利多卡因50毫克肌注,经过紧急处理,一个小时之后该患者血压降至160/100左右,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将患者转至青医附院。经过这段时间的紧急抢救,他悬着的一颗心才安然放下,而时针已经指到凌晨2点多。

  刘大夫一直遵循“医以德为先”的原则,能为患者解忧解难总是义不容辞的事情。200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大山里的一位74岁的老太太,因总感觉周身无力,这一天就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到离家7公里的峰山西卫生室找刘大夫问诊,谁知上车不久老人家就昏睡在座椅上,邻村的居民有认识她的,连拽带叫将她唤醒问其到何处,老人说要到峰山西卫生室看病,好心的司机就特意转道将其送来。乘客帮忙将其抬上床,随后又昏睡过去。刘大夫当即为其检查:血压100/70mmHg,指尖血糖26.4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补液、纠酸,静滴普通胰岛素20u,输液过程中老人慢慢的清醒、感觉好了许多。之后又为其开了降糖药。当时夜幕降临、问其家里电话又记不清,刘大夫就近叫了辆出租车30元将其送回家,嘱其明天尽快到三级医院治疗,而那个时候老人家身上带了不到20元钱。

  像这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刘大夫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居民的一些常见疾病可以不用往大医院跑,在他这里也能得到解决,刘大夫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群众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使刘大夫成为了附近群众信的过的好医生。

  “医”路创新“医”路领先

  在刘正志的医学路途中,除了勤奋好学、胆大心细外,更重要的还具备一种创新精神。如今50多岁的刘正志在电脑前操作的游刃有余,在1998年,刘正志已自费1.4万元购买了一台电脑,他也成为崂山区乡医中第一个使用电脑的人。那一年,刘正志又花了400元买了第一台血糖仪,这在当时的社区诊室中也是不多见的。1999年他还购买了尿液分析仪,如今卫生室里使用的尿液分析仪,已是他购买的第三台了。2004年,当崂山区的基层卫生室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的时候,刘正志就创新建立起专门的“电子病历”,他的电脑里,除了有自己录入的医学百科外,还有每位前来就诊患者的就诊档案,输入患者姓名,从前的就诊信息都显现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问诊效率。自2013年开始,刘大夫正式启用自创的“门诊电子处方”,使处方更加规范、用药更加精准,这一举动在当时就连附近的大医院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刘正志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如今刘正志的患者健康档案已经累积到上万人。刘大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医疗观念,将现代的临床科学理念付诸于临床实践,切实转变思想,把过去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以“病人”为中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几番春秋,几度春华,有人曾问他,这样夜以继日的工作难道不累吗?他说:“比起那些遭受疾病困扰的患者、以及他们发自内心的信任,什么辛苦都是过眼云烟。”如今,老百姓看病有医保,在家门口还能享受到“医联体”带来的实惠,这是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是百姓们的福祉,更是一代乡村医务工作者坚守的力量,而他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驻守一线,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曾获荣誉:

  2012-201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崂山区“优秀乡村医生”;2014年被评为崂山区第一届“基层名中医”;2015年、2018年先后被评为崂山区“最美乡医”;2018年被授予“崂山区乡村之星”称号。2019年,他获得了“山东省十佳乡村医生”。2019年荣获青岛市“有温度的医者”先进典型人物称号。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