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志章,男, 1953年7月出生,群众,城阳区河套街道小涧东社区居民。
主要事迹
突生变故,他一人扛起重担
走进刘志章家里,一切陈列都十分简单,但却简朴有序、干净整洁,很难想象这个拮据的家里,有人身患重病缠绵病榻五年有余,全凭着60多岁的老人照料看顾。
刘志章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冠心病、胃病等。2014年3月2日早晨妻子突然病重,家人连忙将其送到了医院。当时人已经没有意识了,医生给崔爱美做了开颅手术,拿掉了一块颅骨,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一个多月,60多岁的刘志章在监护室外守了一个多月,白天晚上、吃饭睡觉都在门口的椅子上。全家人最怕的就是医生叫他们的名字,怕有不好的消息。对于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他的妻子就是全家的主心骨,若失去了他的妻子,他一个人该怎么撑下来?一家人诚心诚意的祈祷着奇迹的发生,可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刘志章的妻子成了植物人。
为了妻子的病,刘志章的家底被掏了一个空,还背上了债,眼看医治无望,家里也实在不能继续支撑在医院的看顾疗养费用。刘志章只好自己振作起来强打精神,将妻子接回家照顾。当时,刘志章的儿子还在国外打工,儿媳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看孩子。“也不能老指着孩子”刘志章说,“他们还有自己的家哩。”刘志章不愿意老麻烦亲人,便凭着一己之力扛下了看护妻子的重担。
五年时光,他一直守在病榻前
刘志章在照顾自己妻子之前,完全没有看护经验。在医院的时候,刘志章便留心陪护照顾的情形。回到家之后他一点点的摸索,将所有的时间都倾注到妻子身上。刘志章原是一个脾气有点暴躁的人,可是在照顾妻子的事情上,他非常的耐心、细心。他会为了买性价比更高的药膏,去步行半小时路程的药店给妻子采购药品,可他自己这五年来,只赶过三次集市买东西,还匆匆地赶回了家。他将自己锁在了妻子病榻旁,一下子就是五年。很多人都说他根本不可能忍耐多长时间,可能是几个月,可能是半年。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早就厌倦了,即使是面对最亲密的家人、爱人。可是五年多过去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照顾着妻子,不离不弃。
说起刚照顾妻子时,起初让他最犯难的是给妻子插胃管,因为自己没有医护经验,去医院客观上又不现实,他拜托医护人员前来都推脱不会。实在没办法的他只好自己上阵,手忙脚乱地给妻子换胃管,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妻子吐了一身,说起来还阵阵心疼。如今,山角社区有一位类似情况的病友找到了他,他十分慷慨地分享出自己照顾的经验,虽然他嘴上说着“人家也怕担责任”,但他还是把自己留给妻子用来替换的胃管“借”出,作为切身体会过那种焦虑的人,他更愿意去提供一点帮助,哪怕这帮助可能微不足道。
现在,刘志章每天都被他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天的时间已经被充分地稀释,每天凌晨五点就起来给妻子换尿不湿、做饭,只有等到下午才能歇一会。因为妻子声带被切,还需要不定时地吸痰,多年来,刘志章每天晚上都是穿着衣服睡觉的,夜里都得起来七八次为妻子吸痰,生怕憋着她。最麻烦的是给妻子翻身,因为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不活动,容易生褥疮,必须经常给她翻身擦药膏,已经68岁的他,逐渐年老体弱,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次给妻子翻身他都要费好大的劲儿,背着妻子半边半边地翻过去。
大爱无声,他用行动诠释不离不弃
对于妻子的看护照顾,刘志章从来没有埋怨什么,他对妻子说过一句话,“若是让我重新选择,再好的我也不换。”这句朴实的话比“我爱你”更能令人动容!一个寡言少语,不善于表达的人,虽然一生都没有说过“爱”这个字,可他用行动表现出的,不正是夫妻扶持的最高境界和对“爱”的最好诠释吗?
刘志章对妻子的照料,最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不离不弃,白头到老。这种爱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刘志章的儿子和女儿,虽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无暇照顾老人,但只要下班或者放假,都会抽时间回去看看爸爸,照顾妈妈,尤其是儿子因为一直在国外打工,去年才回国,儿媳妇照顾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帮着照顾婆婆,做了好吃的也总不忘给老人送一份,一家人互敬互爱,和和睦睦。这份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平凡生活中一份伟大的坚守。
刘志章在这数年如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坚守着自己对妻子的爱对家的信念,这份感情不仅影响了他自身的家庭,也将感染社会上更多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